日前,在新安县正村镇大河田园沟域经济示范区,放眼望去,不远处山路蜿蜒崎岖,道路两旁树木吐芽,乡村民居干净整治,小山丘陵叠宕起伏,乡村公园、环岛“绿道”、观景平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让人有世外桃源之感,流连忘返,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观光。
“我们正借助沿黄生态建设的大好机遇,努力打造一个既有现代村镇风貌、又有田园诗意的生态综合体,让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新安县正村镇党委书记付光伟说。
正村是新安的重点产煤镇,镇区内有百万吨煤矿两座,前几年当地村民大多在矿上打点零工,虽解决了一时温饱,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如何让黑色土地焕发生机,带动群众致富?镇党委、政府抢抓沿黄生态建设的机遇,实施了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林等于一体的生态建设模式,既抓好“黑色经济”,又发展“绿色经济”,逐步把正村镇建设成为“洛阳生态文明最美体验地”,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大河田园是洛阳市生态沟域经济示范区,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总投资3.5亿元,项目覆盖5个行政村,5000余人。目前一期已基本建成,涵盖特色餐饮、采摘、农耕、绿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分区。二期按照“三带六区九点位”的总体布局,以“现代农业观光、特色水果采摘、农耕文化体验、河洛乡村美食、亲水亲子娱乐、休闲健身养生”为内涵,着力培育和弘扬黄河文化,打造洛阳西部知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目的地。
让绿水青山既有颜值,又有产值,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源泉活水。正村镇按照“见缝插绿、拆违建绿、能绿则绿”的原则,建成10多公里的田园风情走廊。采取组建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贫困人口组织起来,打破以往招投标的工程管理机制,搭建起群众参与生态治理、获取劳务收益的平台,同时发展经济林,种植了樱桃、柿子等经济林。
王向阳是正村镇人,原来在县城从事餐饮业,2015年,他回乡流转了土地,绿化了荒坡,栽植了果树,修通了水系,创办雅竹农庄。如今庄园内绿树红花,小桥流水,可以观白鹅姗姗舞步,可以听鸡鸣于野,可以尽享乡村的舒适与宁静,体验乡村农耕文化。庄园实行“公司+示范园+农户”的模式,扶持村民开展有机种植和无公害养殖,不仅叫响了绿色发展品牌,还带动周边百余户群众致富。
目前,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沿黄绿化为代表的绿色经济成为该镇一张亮丽名片,厚植了发展底色,全镇已有20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新安县委宣传部 刘功银 柳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