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种草”让农民脱贫增收有了新路子

2020年04月17日14:58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草长好,果品更优质。”日前,在邓州市带贫基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猕猴桃基地,技术员指着猕猴桃藤蔓下如茵的杂草对笔者说。

邓州市气候相对干燥,能够大幅度减少猕猴桃病虫害的发生,是理想的猕猴桃种植地。2017年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成立,辖十林、张村、文渠三个乡镇,开始因地制宜发展和扶持特色农业产业,位于十林镇的猕猴桃产业成为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项目。自去年猕猴桃上市以来,由于果品优质,在网上热卖,而优质的果品却跟一地杂草有关。

之前,农民们普遍视杂草为争夺生存空间和养分的天敌。没想到按照这种传统种植的猕猴桃,却遭遇干旱、高温和土壤板结三大打击,产业发展出现困境。2018年,在三产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帮助下,猕猴桃基地请来技术专家,现场看病,给出了令人惊讶的药方:种草。

“种草”一个药方治仨病。结合猕猴桃生长周期和该市气候特点,选择种毛苕子。2018年10月中旬,第一批毛苕子种播撒入田,第二年3月,一期800余亩猕猴桃架下,绿草如茵,功效开始显现。

“草一长起来,土壤就更湿润了,蚯蚓也逐渐多起来了,猕猴桃园内温度下降5摄氏度,地表温度下降10摄氏度。”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吴杰欣喜地告诉笔者,种草带来的益处远不止于此。

种草带来好地力。草超过50公分后,就会使用秸秆还田机,在地面3厘米以上,割草并直接将鲜草粉碎还田,形成绿肥。

而在种草同时,基地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坚持保护性耕作。大型机械将会杀死土壤里的小动物,降低土壤孕育能力。不用机械翻耕土地,保护好种草创造的微生物环境,让蚯蚓等疏松土壤,同时分泌植物需要的养分,最终改善土质。

与此同时,还将牛粪加入有益菌,利用堆肥技术,进一步提高地力。

现在,随手扒开猕猴桃园里的土地,深褐色的土壤,捏在手里土质松软,藏着许多蚯蚓和步甲科益虫。

地力越来越好,这样绿色种植的猕猴桃也营养均衡,口感更好,价格比普通猕猴桃贵50%,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双赢。试验区负责人告诉笔者,五年内,该带贫基地猕猴桃种植面积将达3000亩,预计年产优质猕猴桃6000吨,销售收入将达上亿元,有效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脱贫增收。(邓州市扶贫办 邓波 史娟 王杜拉 供稿)

(责编:姜果、辛静)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