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工艺是一门传统而又古老的行业,古代人的一生离不开木制品。因此木匠在古代是一向比较重要的职业,由于木工没有三到五年是学不成的,所以大家对木匠比较尊重,往往在称呼后面加上个“师傅”二字。
在木艺界,流行这么一句话: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所以在过去,学木匠手艺一般是“三年零一节”出师,所谓“三年零一节”就是满三年之后,再逢到一个年节日,这手艺就算学成了。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木质用品大都实现了工厂化生产。其中用锯子、刨子、斧子、尺子、凿子之类的手工工具制作日用的家具或其他木制品的木匠越来越少。就是有,也是使用电锯、电刨、车床等现代化工具。使用传统木匠工具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曾经“吃香”的职业
家住洗耳河街道十里社区候寨村的杨振岭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木匠,今年69岁的他仍然坚持用手工工具制作木制凳椅。“做木工活选材很重要,测量、凿眼、刨木要精细,煮木要用柴火掌握火候、、、、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说起木工活,杨振岭很是认真。
有句俗话说“木匠好学,斜眼难凿”。学木工技术,关键是凿眼。所以师傅们都会留一手,很少将凿眼的技术传于徒弟。民间有“祖传木匠本领高”的说法,就是说凿眼的功夫代代相传。
13岁那年,杨振岭开始跟随爷爷学习木工活,“我的手艺是祖传的,刚开始学的时候爷爷没少骂过我。”杨振岭回想起以前学习木工的艰辛,“16岁那年爷爷去世了,我自己开始单干。刚开始只做木凳子,一直到20多岁才开始做大件活。”
上个世纪,木匠活儿是很吃香的职业,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找木匠来打制家具或者建造房屋。
“特别是家里结婚的,那时候用的都是木制家具,一次就要做四大件:中堂桌、箱子、女人做工桌子和两把中堂椅子,一套家具需要20天,吃住都是在户家。”杨振岭回忆,木匠在当时很吃香,也很受人尊敬,一般在木匠后面都要加上“师傅”两个字,每家用的日常家具,比如桌子、板凳、书案、木桶等需要木匠做。
在木匠干活期间,主人家每天都好酒好烟好饭菜地招待,不敢怠慢一步,其实,木匠看重的不是菜和酒,而是主人家的那份诚意。
“最早的时候,一套家具下来20天能挣50块钱。79年左右那几年是这个行当最红火的时候,一个月下来也能收入4000块左右。”杨振岭家有两男三女五个孩子,“养活这么多孩子全靠这个手艺。”
不能马虎的活儿
“我做的凳子、椅子如果不丢、不摔的话能用60年都不会坏,方圆20里都知道我是做纯手工凳子的。”杨振岭介绍,他做的凳子质量好是有一套自己的独门诀窍。“我做凳子用的木材全都是从河北省原阳县采购的柳木,那里的柳树生长在河滩油砂土地里,木材颜色好看,木质没有虫洞,而且柔韧性强,制成的凳子耐用,不容易出现裂痕。”
杨振岭介绍,做木工除了选材重要外,下料、分割、锯成、刨光、凿眼、水煮、组装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如果要做一样家具,首先在脑海中得对这样家具有一个模型、框架、尺寸,然后再根据尺寸下料,纯手工的木工活都是人工操作,碰到粗一点的木头,就要用大锯把粗木头锯成两半,再分别从中间锯开,平均分成四块、八块。随后就是用“刨子”把木条或者木板平面刨平、刨光滑,“刨子”还分大小很多种型号。
接下来就是测量、划线,根据所做的木制品的造型、尺寸在木条或者木板上用铅笔划线标记,然后进行凿孔、分割。等所有的部件都成型并刨光完成以后,就到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水煮”。
“用一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盛满水后把各个部件放进锅里煮,要煮6个小时才能把木材煮透,而且要用木火煮才好。”杨振岭介绍说,用木火烧煮的好处有两方面,一是可以合理利用裁割下来的废木料,二是木材火温度高而且恒温,只有这样的火煮出来的木材,做成凳子后才能保证长久不裂痕。
随后就是对这件木制品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水煮后的部件柔韧度好,可以有度弯曲进行组装,这样做的木制品除了不用一颗钉子外,还耐用,一套家具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很少出现松动等问题,也更显艺术性。
“这种靠椅,一把卖100元,我只卖成对。现在这个行当不景气了,因为是老手艺,远近都知道,所以一个月下来还能卖2000多元。”虽然孩子们都多次劝说让他不要再做活了,但是杨振岭依然坚守着这份手艺,他说:“这是我一生的爱好,如果有一段时间不做活,我就会手痒。因为爱好,所以做活也不觉得累,反而感觉是一种享受。我现在身体还硬朗,在家闲着反而感觉不聊,老手艺放不下。”(汝州市委宣传部宋乐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