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儿,妈妈今天特的蒸了一锅你们最爱吃的豆包,等着你们凯旋而归回家吃。”这是2月18日,河南省社旗县赵河街道刘庄村卫生所的村医尚小敏通过微信视频连线说给远在武汉市战疫一线女儿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杨茗和在郑州市医院发热门诊的儿子一句温馨话。
社旗县赵河街道刘庄村卫生所村医尚荣敏一家四口都是医务工作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一家分隔武汉、郑州、南阳三地,都奋战在战疫一线,人称“逆行之家”。
今年春节,村医尚荣敏和丈夫杨栗一直坚守在村里的战疫一线。
一大早,尚荣敏、杨栗就忙着走村入户,为在外务工返乡人员测量体温,每天四五十个,12点以前上报到街道卫生院 。
“一家都在忙战疫 ,平时只顾着忙的时候,也没有想着儿或者妮, 一到晚上孩子跟俺视频的时候 ,听着看着, 俺就直想掉泪。”尚荣敏心痛的说。
尚荣敏和杨栗的女儿、儿子都在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工作,女儿杨茗,是一个有着六年党龄的90后,当医院发出支援征集令时,她第一时间报名,成了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儿子杨起,也早早报名去了医院的发热门诊。
尚荣敏说, 俺作为一个母亲 ,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到最危险的地方,宁愿自己去 ,也不想让孩子去 ,谁叫俺一家人都当医生啦 ,俺只有支持孩子们上一线。
眼下,杨茗现在所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是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定点医院,她所在的病区有近50个重症患者,工作异常辛苦。临近中午,趁着杨茗有休息时间,与她进行了视频连线。
河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杨茗说:“我每次出来之后脱防护服的时候, 外边都是小汗珠,有的时候还呼吸困难,六个小时上完班 ,出来头都是胀得头疼。”
住院患者没有陪护,杨茗和同事们每天还要承担送饭、开导等工作,其中一位患者刚来的时候,不吃饭、不开手机、不说话,杨茗说,“在耐心细致劝说下,这个阿姨终于开口跟我们说话了 ,当时,这个阿姨跟我说, 姑娘 ,我现在非常想拉拉你的手。”
到武汉半个月,杨茗天天想一岁半的儿子,偶尔有空就会录制视频,传递对孩子的思念。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杨茗在日记中写道。
隔着屏幕,一家人还不忘相互关心、相互鼓励。
“爸爸,口罩戴了几层?” 杨茗问道。
“两层,你交代的。 好,你多注意一点儿平时,出去干什么要戴手套 。”杨栗回答说 。
尚荣敏说“妮注意保护好自己,要健康平安回来。”
“妈,行,您们放心吧,我这边防护措施都很好,没事儿。”杨茗信心满满的说。
杨茗深情的说,今天武汉的天非常得好, 太阳一出来心情就格外得好,有那么多和他们一家人一样坚守在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让她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这个春节,杨茗带着孩子回老家看望公公婆婆和父母,当她刚到自己父母家时,便接到科室的返岗电话,还没来得及和父母吃个团圆饭,杨茗就匆匆返回郑州。
2月2日,杨茗出发支援武汉,她当时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把年仅一岁半的儿子交给婆婆和老公照顾,自己就踏上了支援之路。一岁多的孩子正是调皮难带的时候,每天吵着找妈妈,杨茗只好在不上班时为儿子录制儿歌视频,传递这份隔空的思念与爱。(社旗县委宣传部 郭建刚 丁小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