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信陽市浉河區:茶香漫小院 活力繪鄉村 

2025年04月02日17:07 |
小字號
見山咖啡。信陽市浉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見山咖啡。信陽市浉河區委宣傳部供圖

水沸聲驚碎了晨露,茶藝師執起紫砂壺,手腕輕旋間,一道嫩綠清透茶湯自壺嘴傾瀉,在青瓷盞中漾起漣漪。幾步之外的茶席上,一群年輕人正壓低聲音笑談,生怕驚擾了眼前的禪意。

這是信陽市浉河區南湖書院裡尋常的晌午——一個藏在山水間的“信陽小院”,如它星羅棋布在浉河大地的“兄弟姐妹”一樣,用一方院落的詩意,靜悄悄改寫著“浉河遠方”的嶄新故事。

沿著紅色大別一號旅游公路茶源綠道蜿蜒前行,在距離市區僅10余公裡的董家河鎮睡仙橋村,山坳間的一座老屋悄然映入眼帘:斑駁磚牆蛻變為通透玻璃窗,屋檐下風鈴輕響,干花搖曳,木牌上寫著“見山咖啡”四字。這座由廢棄農房改造的“村咖”,自2023年開業后便迅速走紅。

穿堂而過的山風拂過手沖吧台,臨湖的觀景露台視野開闊,優美的風景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前來打卡,原本寧靜的村子也因此熱鬧了起來。90后主理人魯曼說:“小院改造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建筑結構,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原生態的自然美是我們這兒最大的特色。”

而在位於浉河港鎮郝家沖村的何家寨露營基地,昔日荒山已煥發新生。游客可親手採摘毛尖茶、圍爐煮茶夜話,周邊村民則依托露營經濟開起民宿餐館,旺季時更是“一房難求”。

“我們去年成功創建了國家4A級景區,通過‘民宿+茶研學’的模式,激活了鄉村經濟的一池春水。”正如項目負責人馮俊所言,何家寨的探索讓“一片茶葉能托起一座山的未來”。

“信陽小院絕非農家樂的簡單升級,而是‘茶+’產業鏈的系統重塑。我們的小院或隱於茶山梯田之間,或臨湖而建、推窗見水,或掩映在古村老樹之下。每一處都是天然的‘網紅取景地’,隨手一拍即是風景,自帶傳播基因,讓游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浉河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旭苒小院、小滿耕讀書屋、茶香九灣、南灣1951等這些鑲嵌在山水間的院落集群,是城鄉融合發展、城市設計理念與鄉村自然肌理相互交融的探索實踐,目的在於實現“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良性循環。

近年來,浉河區放大茶旅融合優勢,以城鄉要素流動破解二元結構,以生態優先守護綠水青山,布局一批“小而美”的精品點位,全域推進“一大一小”的“大主理人+信陽小院”發展模式,建設集成住宿、茶園體驗、文化工坊、露營等多元業態,形成“一院一主題、一片一特色”的矩陣,累計打造主題民宿36家、露營基地29家、茶庄園37家。浉河港鎮郝家沖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何家寨露營基地和文新茶村成功創建4A級景區,浉河區榮獲“區域特色美麗茶鄉”稱號。2024年,該區實現48.4%的游客增長率、69億元的旅游收入。

暮色中的董家河鎮,見山咖啡館逐漸亮起暖黃的燈。最后一桌客人仍在露台上流連,手機屏幕倏然亮起,首頁推送的浉河游記隨指尖滑動躍入眼帘:“你永遠猜不到下一扇‘信陽小院’的院門后藏著什麼——可能是陶淵明筆下的歸園田居,也可能是未來主義的智能田園。”

不遠處,又一座小院的輪廓在暮靄中浮現。風吹過新挂起的招牌,隱約可見“即將開業”的字樣……(來源:信陽市浉河區委宣傳部 作者:魏震)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