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牽手” 赴一場春天之約

初春的北京,碧綠如新。
3月28日,在建國門內大街9號北京飯店會議中心,第十屆央企投資發展會議在這裡舉行。
來自河南鄭州航空港組成的“招商團”如約而至。以“央企投資2025·變與不變”為主題,現場,百余家央企代表、地方政府、投資機構、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等600余人座無虛席。
這是一場央地合作,雙向奔赴的一場“鏈”接賽。
活動現場。人民網 楊曉娜攝
近年來,河南以鄭州航空港區為支點的樞紐優勢、產業支撐、創新生態與開放紅利加速釋放。作為我國首個、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也是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先導區,鄭州航空港肩負著擴大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帶動河南服務和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重要使命。
活動現場,鄭州航空港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郭鵬用五個關鍵詞向大會作出推介:“中原特區”“循環樞紐”“產業高地”“創新前沿”“開放平台”。
這裡,能夠實現全省最快的行政審批和項目落地,為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提供支撐﹔這裡,形成了“空鐵陸海”多港聯動、多式聯運體系,具有強大交通樞紐優勢﹔這裡,電子信息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大健康、航空航天衛星、現代物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這裡,搭建了內陸地區功能最全、效率最高的“1+4+N”口岸架構,通關效能全國領先……
一座正在崛起的國際美好現代化航空新城。馬國樑攝
“中國有句老話:形勢決定命運。‘形’是基礎條件,‘勢’是時代參數。”郭鵬激情洋溢地發出誠摯邀請:期待與央企雙向奔赴,把地區優勢與企業的產品、技術、品牌、市場結合起來,打造立足中原、鏈接全球的命運共同體、發展共同體,融入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此次參會,有備而來。如何通過金融賦能,吸引國企“引鳳筑巢”,為科技金融和央地合作項目搭建橋梁?
在系列活動“科技金融賦能新質生產力暨鄭州航空港區央地合作”交流座談會上,中央企業、科技企業及金融機構的代表齊聚一堂,共探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實踐路徑。
鄭州航空港區在政策、金融環境等方面做足了准備。“我們出台了《國有投資基金容錯盡職免責管理辦法》,通過‘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導向,形成‘敢投、會投、願投’的良好生態。”鄭州航空港區財政金融局局長蔣琳琳介紹,同時,還打造了基金矩陣,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首隻政府性產業引導基金,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為擔當者撐腰、為創新者護航。
現場,氣氛熱烈,參會代表信心十足。優勢疊加,“形”“勢”兼備,與部分央企投資的基礎條件和戰略方向高度契合。
“航空貨運是我們主要發力方向,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基金或者直投方式投資港區內優質企業,助力鄭州成為‘中國孟菲斯’。”中國物流集團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投資業務部投資總監王秋實語氣堅定。
“鄭州這兩年在跨境電商表現突出,公司產業布局和鄭州有緊密聯系,不僅在跨境電商方面,還有高端附加值電子信息,下一步,希望在生物醫藥方面能進一步發力,雙方共同深入交流。”東方航空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事業部執行總經理於露表示。
“我來自鄭州航空港區新能源汽車指揮部,錨定全省汽車萬億級規模,打造百萬輛汽車城和5000億級規模為目標,重點聚焦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發展,汽車產業處於快速發展黃金時期,正式邀請央企代表到港區投資考察。”座談會上,鄭州航空港區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揮部招商局局長王海勝自我“推介”。
……
政府“引巢入鳳”,企業“摩拳擦掌”,雙方共話央地合作發展新路徑。
“搭建此次橋梁,希望參會企業能針對鄭州航空港的產業機遇和投資機會,進行深度交流,共享思想盛宴,更好促進央地合作。”央企投資協會執行會長劉文炳表示。
“投資鄭州航空港就是投資未來。”中創豫信(河南)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加峰信心十足,鄭州航空港“兩院一中心”項目加速建設,國內外醫療巨頭紛紛“搶灘”,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不斷匯聚,帶給他越來越足的投資信心。
“我們將依托‘一院一園一基金’的形式,打造空天地一體化園區。”此次,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簽約,將共建低空經濟與智能無人系統產業園。啟迪科技服務集團副總經理陳起信心十足地向本網介紹投資願景。
“‘一院’就是鄭州航空港最近成立的‘工研院’,‘一園’就是低空經濟與智能無人系統產業園。”以此為契機,企業還將發起10億規模的基金,支撐園區起步、營造創新生態,帶動低空經濟產業鏈發展。
現場,還邀請了專家學者圍繞智能制造、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等方面進行主題演講,共同探討堅守初心與創新求變,推動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路徑。
最后,鄭州航空港現場簽約了大健康產業創業基地項目、細胞與基因治療CDMO項目、低空經濟與智能無人產業園等8個項目,未來,將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向春而行,央地“牽手”,奮力奔跑。這個春天,向著朝陽拔節生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