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活水”潤茶園 浉河春茶踏春來

三月的浉河,春意盎然。3月25日,陽光洒在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浉河港鎮白廟村的茶園裡,嫩綠的茶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茶農陶玉亮正弓著身子,一絲不苟地進行人工除草。
“人工除草雖然費時間,但能保証茶葉的質量安全,淺耕除草還能給土地鬆鬆筋骨呢!”陶玉亮一邊勞作,一邊和旁人嘮著。原來,趁著春茶開採前的這段時間,他要對茶園進行最后一次除草和修剪,盼著芽葉能更加飽滿。
談及今年的春茶生產,陶玉亮滿臉笑意,打開了話匣子。“今年政府可幫了大忙!”他興奮地說道,“前段時間,鎮上組織了茶葉專項培訓,邀請了農科院的專家來授課。專家們不僅在課堂上耐心講解,還來到我們茶園實地考察,讓我們學到了好多茶園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新知識。我現在就是按照培訓教的方法,給茶園做最后的打理。”
在陶玉亮的炒制車間裡,沉寂近半年的茶葉生產設備陸續“蘇醒”。工人們有的在打掃車間衛生,有的在檢修機械設備,還有的在清理凍庫。
“電力部門主動聯系我們改造電網,春茶大規模生產時,設備要24小時運轉,這下用電有了保障,我心裡踏實多了。”陶玉亮告訴筆者,浉河區對產茶鄉鎮的電網進行了全面升級,還制定了應急預案。
更讓他高興的是,在政府協調下,信用社和農業銀行專門為茶企茶農定制了貸款方案。“審批流程簡化了,還款方式也更靈活,解決了我們的資金周轉難題。”
為保障茶葉質量安全,浉河區還大力推進“山水浉河雲賞毛尖”區塊鏈溯源體系建設。“政府給我們發放操作手冊,還組織現場培訓和線上指導,教我們怎麼使用溯源系統。現在從種茶到賣茶,全程都能追溯,消費者喝得放心,我們的茶葉也更好賣了。”陶玉亮笑著說。
浉河區在採茶工招募和春茶交易市場管理方面同樣也下足了功夫。各鄉鎮積極收集、發布採茶工招募信息,通過多個平台廣納人手,還妥善安置採茶工。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對春茶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等行為,維護了市場秩序。
“有了這些好政策,我們能安心生產了。”望著滿園新綠,陶玉亮臉上寫滿了期待……(來源:信陽市浉河區委宣傳部 作者:陳笑聞)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