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寶豐:近兩千名說唱藝人麥田獻藝

2025年02月10日15: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藝人現場表演。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藝人現場表演。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人民網平頂山2月10日電 (記者王玉興)藍天為幕布,麥田做舞台。河南墜子、鄱陽大鼓、四川揚琴……多種曲藝同時登場,近兩千名說唱藝人在廣闊天地間集中獻藝。2月10日上午,2025中國·寶豐馬街書會在東升的旭日中逐漸進入高潮。

今年的馬街書會到會藝人1915人,年紀最大的87歲,最小的僅6歲。今年按照“社會參與、協會承辦”的原則,突出“守望說唱情系萬家”的主題,共設置了17項活動。

馬街書會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書會,也是寶豐說唱文化的核心內容,俗稱“十三馬街會”,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在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城南的馬街村舉行。

馬街書會有“一日能聽千台戲、三天可讀萬卷書”的說法。每年書會期間,來自各地的民間曲藝藝人都在1000人以上。他們相互切磋、亮書會友、拜師收徒。在河岸邊、麥田裡扎下攤子,以天作幕,以地為台,打起簡板,拉起琴弦,說書亮藝。聽書愛好者從四面八方絡繹不絕前來趕會聽書,現場摩肩接踵,人聲鼎沸,甚為壯觀,每年都能吸引數十萬群眾前來趕會。

馬街書會又是一座露天的曲藝博物館,僅在馬街書會上出現過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類項目就有幾十種。

馬街書會從正月初七火神廟祭祀火神開始,隨后幾天,接待藝人、對戲、拜師收徒、藝人祭祖、評選書狀元等民俗活動相繼登場,到正月十三達到高潮。以馬街書會為核心的說唱文化已經融入寶豐民眾的日常生活,成為影響當地民眾精神和生活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實踐活動。2017年,國家批准寶豐縣設立了“國家級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實驗區”。

為了保護傳承馬街書會,寶豐縣已經連續多年對馬街書會期間的系列活動進行數字化記錄,對民間藝人的傳統唱段錄音錄像,對到會藝人的傳承曲種、門派、代表曲目等詳細情況登記整理,對書會相關的民俗活動也做了有效保護。

(責編:辛靜、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