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媽媽餐廳”讓“媽媽”吃得更香

2月5日,春節后首個工作日,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商城花園社區的“媽媽餐廳”,熱鬧非凡。“新年好啊!老伙計!”“你也來了?慢點,扶好扶手。”70歲的劉大爺在餐廳門口和老鄰居打招呼,兩人按著扶手笑呵呵地進入餐廳。
為啥叫“媽媽餐廳”,為何要裝“適老化”設施?
據介紹,2024年河南省及鄭州市先后出台了發展養老助餐服務實施方案,管城回族區積極打造“媽媽餐廳”老年助餐品牌,以推動“養老”邁向“享老”,深入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目前,管城回族區已有8家“媽媽餐廳”開業,商城花園“媽媽餐廳”是其中最大的一家。
“媽媽餐廳”老年助餐,如何破解老年人的“三餐熱飯”問題?
“我們有三個特點:一是‘全要素’,二是‘適老化’,三是‘互助式’。”餐廳經理王帥介紹,餐廳實行VI體系的全標識化、全時段供餐、全齡段供餐。為實現“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要求,除為老年人提供三餐外,餐廳也面向社區全人群開放。同時,餐廳通過界面、設計、設施、菜品以及服務五個適老化體現,鼓勵引導轄區中青年人和低齡老年人互幫互助,積極參與助餐志願服務。
問及感受,社區居民王奶奶高興地表示:“我一個人住,做飯麻煩,‘媽媽餐廳’價格實惠,飯菜合口味,問題一下子解決了!”
第一次來的安大爺告訴記者:“倆菜加主食,才十來塊錢,很實惠。營養搭配,也符合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明兒還來。”
商城花園社區常住人口約4.8萬人,60歲以上老人4549名。2024年11月20日,商城花園“媽媽餐廳”開始試營業,12月4日正式對外開業。如今每天上門顧客達到1000人左右,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走進餐廳內,溫馨助老服務氛圍扑面而來:桌椅設計全為圓角、白底紅字菜單醒目、柔和的燈光……此外,餐廳還配有助老專員,並設置扶手輪椅、拐杖架、無障礙通道等。
鄭州市童馨園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湯璇介紹,為讓老人吃得更健康,餐廳請來國家級營養師做膳食搭配,“我們在菜單上設置了適老化推薦指數,每個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可以吃的菜,受到不少老人的歡迎。”
“我經常來,還有優惠,這一次花了10元。”聽到記者詢問,64歲的郝阿姨熱情地介紹,“這位王阿姨喝粥吃雞蛋,打完折才4塊多。”
什麼情況,能打折?湯璇介紹,餐廳對轄區60歲以上老人打九折,80歲以上老人打八折,90歲以上老人免單。“開始想哪會有90歲以上老人來吃飯啊?誰知道還真不少,我自己就接待了好幾位了。”
據了解,“媽媽餐廳”還准備了老人專屬優惠及傳統節日福利,設置“老年人服務專員”,負責接待、協助老人用餐。此外,餐廳還在入口為周邊居民准備了愛心雨傘、充電站、免費飲水等貼心服務。同時,餐廳設置了書吧,方便居民看書、交友、品茶,打造周邊老年人與社區鄰裡的互助樂享空間。
“去年12月17日,上級部門來到我們餐廳調研,叮囑我們要合理布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配備好適老化設備設施,嚴把食品安全質量關,讓老年人吃得便捷、吃得放心、吃得健康,以助餐服務小切口破解老有所養大課題。未來,我們會不斷探索可持續、精細化、全齡化服務模式和運營機制,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讓更多老年人在這裡享受到便捷、優質的助餐服務。”湯璇說。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