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蹄疾步穩邁向全國文明典范城
華夏五千年文明從這裡起步,留下“最早中國”的印記﹔中華民族母親河在這裡奔騰,見証“五都薈洛”的盛名。城市美,最美風景是文明。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最美底色,是深刻於洛陽“城長”年輪的內在氣質,也是洛陽始終如一的夢想與追求。
走過輝煌路,再啟新征程。近年來,洛陽秉承全國文明城市連續走過四屆凝結的文明基因,深入貫徹新時代文明創建的新要求,吹響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嘹亮號角,致力以文明城市創建統領城市提質,將其作為引領城市建設發展的新標杆和主抓手,奮力打造文明城市“升級版”,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載力、親和力和感召力,加快建設充滿活力、富有魅力、極具吸引力的現代化城市。
抓“硬件”也抓“軟件”
市場外,車輛停放整齊有序﹔市場內,採購通道潔淨平整,攤位分布有序,市場保潔員全天候在線,確保垃圾及時清理……
走進位於洛陽偃師區槐新街道的偃師農貿市場,昔日雜亂不堪的場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設施、高顏值的環境。與此同時,市場方還組建了一個囊括所有經營戶的微信工作群,以此為載體,定期對文明行為進行表揚,對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和處罰,讓群眾真正“放心購”,讓市場更具“文明范”。
既抓 “硬件” 設施升級,也抓 “軟件” 管理提升,偃師農貿市場的文明躍升,是洛陽“軟硬兼施”抓創建的一個生動縮影。
對一座城市而言,硬件是樓宇建筑、大道小路、公園廣場,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文明﹔軟件是市民素養、社會風尚、管理水平,是看不見、抓不著的文明。之於文明創建,硬件與軟件猶如“一體兩翼”,互促共進、互相支撐。隻有“軟硬兼施”,文明才能得以全方位涵養,城市才會更好成長。
在洛陽,這樣的認識已然化作共識和行動。
一方面,該市力推重大基礎設施、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市政微改造“兩個建設、三個改造”,機場、高鐵、城市快速路等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加速推進,一大批老舊小區和農貿市場經高標准改造后重新亮相,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另一方面,從開展線上線下思想道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6000余場,到火熱實施“垃圾分類不亂丟”“路口禮讓不亂搶”等九項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再到深化“誠信洛陽”“書香洛陽”建設……文明的新風,正吹向每一位洛陽人的心坎裡。
重“面子”也重“裡子”
“小區環境更舒適了,活動空間也更大了。”說這話的,是家住洛陽市西工區行署路13號院的居民梁瑞珍。前不久,她所在的老舊小區剛剛完成了改造,新栽植的灌木,新鋪設的柏油路面、健康步道等,令整個小區煥然一新。此外,與周邊小區打通圍牆阻隔、實現互聯互通,也是她所在小區的一大改造亮點。
亮點不止這些。漫步小區,新建的涼亭,新改造的生態停車場、充電樁等映入眼帘,同時這片小區還將同步配置養老等社區服務用房,統一引入物業公司管理,讓這裡既“面子”靚麗又“裡子”堅實,既“好看”又“好住”。
城市文明水平高不高,看高樓大廈撐起的天際線,更看萬家燈火拼成的地平線,看“面子”也看“裡子”。如果外在形象臟亂差,這樣的城市當然談不上文明,但假如“面子”光鮮、“裡子”不堪,功能品質欠賬多,百姓就難有獲得感幸福感,這樣的文明創建也就失去了意義。
秉持這樣的清醒認識,今年以來,洛陽謀劃推出城市區背街小巷、停車秩序、公共服務等“八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以此為抓手,激發城市外在形象風貌與內在功能品質等全方位、各領域的嬗變,推動“面子”“裡子”雙提升。
舉目眺望,從22個社區體育公園融合游園、健身功能,讓人在鳥叫蟬鳴中縱情運動,到96個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同步融入電梯加裝、養老、托幼等服務,令不少人感嘆“看了想搬家”,再到集中開工建設7所現代化高中,30億元大手筆投資隻為讓孩子“上好學”……在洛陽街頭,在人們身邊,一個個日新月異的變化可看、可感更可觸,一個“內外兼修”的文明洛陽正加速走來。
看“結果”也看“過程”
整治提升背街小巷,提出分三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全面排查,建立台賬,第二階段集中整治,逐步銷賬,第三階段全面驗收,鞏固提升﹔整治提升停車秩序,同樣明確了三個階段,提出通過2個月時間的集中整治,城區“亂停亂放、車載販賣”現象有效控制,車輛停放規范有序……
翻開《洛陽市文明典范城市八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工作一件件落實、節點一步步推進”的思路鮮明體現,折射出有機統一“結果”與“過程”,既奔著結果去、也追求過程實打實,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的科學“創建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文明創建是一項牽涉面廣、涉及人多且難度頗高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每一步都需要走得踏實、走得穩健,隻有付諸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的努力,才能換來文明指數的節節攀升。
去年以來,洛陽於頂層設計上將文明創建置於“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城市工作的統領性位置,於具體實踐上,無論是聚焦城市提質開展交通樞紐建設等“五大行動”,還是圍繞文明創建實施八大專項整治提升行動,都不是隻顧“評時”的短期作戰,而是做足“平常”的持續攻堅。一條條背街小巷在“一街一策、一街一景”的改造中上演華麗蝶變,一座座停車場於“上天入地、見縫插針”的建設中開辟停車新空間……緊盯目標、步步為營,日常工作“量的積累”,正帶給洛陽文明創建“質的飛躍”。
靠“發動”也靠“主動”
“奶奶,我來幫您晾衣服吧!”剛剛過去的暑假,家住洛陽澗西區洛銅社區的19歲大學生孫文旭過得很充實,她主動在社區報名參與志願服務,幫助社區裡的老人晾晒衣物,正是她所接下的一個“服務單”。無獨有偶,同社區的18歲准大學生吳昊霖,也通過社區報名成了一名志願者,“搶”著干了不少熱心事。
他們爭當志願者,緣自洛銅社區的牽橋搭線。該社區推出群眾“點單”、平台“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志願服務線上平台,報名上的更為便捷,一時間吸引不少年輕人加入,滿腔熱情活躍在社區志願服務第一線。
群眾是文明城市創建的主體,推動文明城市創建需要在宣傳和引導中發動群眾,但更重要的是喚醒群眾主人翁意識,讓群眾發自內心地參與進來,靠“發動”也靠“主動”。發動靠組織,解決的是力量來源的問題﹔主動靠自覺,決定著這股力量是大是小。“發動”“主動”結合,創建才能凝聚強大合力。
眾人拾柴火焰高。環視當下洛陽,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動4620個志願服務團隊開展“文化進社區”等多元服務,到發動群眾參與環境整治,“洛陽啄木鳥”小程序實現市民“挑刺兒”、部門跟進,再到在老舊小區改造中簡化審批流程、激發居民加裝電梯熱情,超120部電梯實現“幸福直達”……通過精心策劃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工作項目,不斷把文明城市創建要做的事,變成群眾自覺參與的事,實現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寫下了“人”與“城”美好共贏的良性互動。
重“當前” 更重“長遠”
既深度挖潛推進停車樓、地下停車場建設,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又完善聯勤聯動機制,加強執法與首違免罰相結合,剛柔並濟喚醒人們對交通文明的敬畏﹔既推動西苑公園等“拆牆透綠”,又加快建設社區體育公園,打造“10分鐘健身圈”,讓生態文明在“推窗見綠、出門見景”中直抵人心……把握當前與長遠、兼顧治標與治本,洛陽正帶給群眾滿滿的“創建獲得感”。
“城長”沒有休止符,“創建”永遠在路上。文明創建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既要立足當前,集中精力干好當下的事、干出成效來,又要立足長遠,打好“持久戰”、跑好“馬拉鬆”,推動文明創建邁向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的良性軌道上行穩致遠,實現城市文明的不斷進階躍升。
縱覽洛陽文明創建“八大專項”和城市提質“五大行動”,既有建立“策劃師”、文化活動隊伍的階段任務,也有依托排名、表彰和扶持鼓勵節目常辦常新的長效機制,既有力爭小區環境“半年大變樣”的治標之舉,也有推動物業“全覆蓋”避免問題反彈的治本之策,既有背街小巷集中整治這樣的攻堅戰,又有群眾“挑刺”、部門跟進、常抓不懈的持久戰……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建章立制,一套 “組合拳”助推洛陽加速邁向“文明典范城”。(洛陽市委宣傳部 張慶旭供稿)
(責編:辛靜、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