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落實“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河南這樣部署

2022年02月24日08:20 | 來源:大河網-大河網-大河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央一號文件發布!落實“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河南這樣部署

  去年鞏義宋陵保護區內即將成熟的小麥 記者許俊文攝影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段偉朵

  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其中明確,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作為糧食大省,河南在落實“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方面正在做哪些工作?昨日,大河財立方記者多方走訪、進行梳理,並邀請兩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圍繞相關話題進行解讀。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2月22日,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昨日上午,國新辦就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舉行發布會。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錨定鄉村振興的總體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對2022年鄉村振興重點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文件包括8個部分35條,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兩條底線、三項重點、一個加強”。

  其中,“兩條底線”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強調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完善落實監測幫扶機制,推動脫貧地區更多依靠發展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一號文件定下糧食產量要求河南“擔”起1/10

  “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是中央一號文件定下的剛性要求,河南在這其中責任重大。”昨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領域首席科學家許為鋼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河南已連續5年糧食總產量保持在1300億斤以上,去年達到1308.84億斤,其中,夏收小麥總產達760.56億斤,繼續穩居全國首位。從數據可以看出,河南承擔了全國糧食總產量1/10的重擔。兜牢糧食安全底線,河南有能力完成並且也必須完成。

  “穩產量,並不是要維持現狀,而是要繼續優化提升。”許為鋼認為,糧食生產是河南的一大優勢,在穩產量的同時,河南也要不斷提高單位土地面積生產能力,這恰是作為農業領域科技工作者的職責。提升單產,一方面是保總產的重要條件,一方面也可以貢獻出部分糧食種植面積,根據需求優化農作物種植類型,構建大農業生產格局。

  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河南神農種業實驗室“正當時”

  穩產量,離不開技術創新。記者注意到,一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啟動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加快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實行“揭榜挂帥”“部省聯動”等制度,開展長周期研發項目試點。

  種業創新,河南蓄勢待發。“支持神農種業實驗室創建國家實驗室”,在省裡相關重點部署中多次出現。

  神農種業實驗室主任、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告訴大河財立方記者,作為河南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重大戰略舉措,神農種業實驗室要從基礎理論研究到重大技術攻關再到重大品種培育,實現全產業鏈條創新。實驗室從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芝麻及主要畜禽等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密切相關的領域開展科研。

  “一號文件再次明確,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基礎就是要把種子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許為鋼表示,耕地、種子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要素,我國小麥、水稻種子100%實現自主研發。許為鋼介紹,長期以來,我省在小麥遺傳育種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這些成就主要集中在應用研究領域,進入新發展階段后,全面提升創新體系的整體水平,就要在基礎前沿研究方面“發力”。在做好產品創新的基礎上,推進理論創新、技術創新,這也是河南打造神農種業實驗室的要義。“我們要在種業創新領域拓展新的著力點,攻克‘卡脖子’問題。”

  飯碗主要裝中國糧,河南咋部署?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下一步在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如何部署?

  前不久召開的河南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指出,在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方面,河南要毫不鬆懈抓好糧食生產,適度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管制耕地用途,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產、新建高標准農田全部用於糧食生產,持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同步提升耕地地力等級,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創新種業發展,確保全省糧食產量繼續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

  此外,《河南省“十四五”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前不久正式發布,其中明確,到2025年,河南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高水平建設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小麥工程國家實驗室、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神農種業實驗室等一批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重大平台,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高地,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在提升糧食核心競爭力上走在全國前列。糧食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優質專用小麥面積達到2000萬畝,高標准農田面積達到8759萬畝,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到4000億元以上,糧油加工轉化率達到90%以上,“豫麥”品牌叫響全國。

  新聞鏈接

  連續19年為“三農”送上“及時雨”

  中央一號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發布的第一份文件。其中,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連續五年發布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發展作出具體部署。大河財立方記者梳理往年新華社受權發布的文件了解到,2004年至2021年,中共中央連續18年發布以“三農”即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現在中央一號文件已成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重視農村問題的專有名詞。

  不過,記者梳理發現,雖然近年來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三農”,但每一年各有側重,不僅是當年“三農”工作的重點,也成為當年百姓中的“熱詞”。

  其中,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鄉村振興”﹔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農業農村優先發展”﹔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全面小康”﹔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注“農業農村現代化”。

  從歷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時間上來看,大多是在2月上旬發布。從節氣上看,一號文件發布的時間恰在雨水前后,“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為“三農”工作送上“及時雨”。

(責編:黃莎、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許昌:群眾的守護者 也有群眾守護
  • 中國好人王永甫: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 孕婦突發大出血 交警“鐵騎”護航上演“生死時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