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縣:一城風雅頌 兩岸家春秋

【查看原圖】

文藝志願者下基層 聶建武 攝影

“要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傳承、創新、發展優秀傳統文化。”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時的殷殷囑托,猶如領航燈塔,為老區文化發展標定歷史方位。

一城風雅頌,兩岸家春秋。一年來,新縣圍繞提升公共文化設施、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鑄造文藝精品,不斷唱響文化“大戲”,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片古韻悠長而又活力迸發的熱土上,處處都能聽到澎湃的文化發展強音。

基礎設施硬起來 文化活動火起來

在新縣城區,投資3400萬元的縣圖書館早已成為文化新地標,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成功晉級“國家一級博物館”,全民健身戶外中心、老年人健身中心、青少年體育活動中心便民惠民﹔在鄉村,“四有十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農家書屋、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村級站點、廣播電視、文化廣場、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了全覆蓋。

數據顯示,2019年新縣用於完善文化設施、推進文化事業發展的財政支出達1.03億元,人均文化事業投入36.9元,遠超全省平均水平。真金白銀的投入帶來的是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日漸完善。

一道道文化風景靚麗奪目。一年來,開展“紅城文藝輕騎兵”“舞台藝術下基層”“全民閱讀”“尋找村寶”、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動2800余場,廣場舞、地燈戲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火爆異常,文化廣場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戶戶能參與、人人受教育。

一曲曲文化之歌余音繞梁。一年來,電影《大山之信》《西河戀歌》登陸院線,《追著太陽趕路》唱響人民大會堂,編輯出版《新縣民歌經典》,參與央視《民歌·中國》節目錄制,新縣民歌連續四年登上全國村晚舞台,“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2020年中國文聯“送歡樂下基層”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活動(河南站)等大型文化活動花落紅城。

一縷縷濃郁鄉愁古韻留香。一年來,周河鄉毛鋪、郭家河鄉徐沖等一大批中國傳統村落在保護性修繕中煥發新生,喚醒記憶中的鄉愁﹔依托民俗文化特色,打造農耕文化展館、糧油博物館、古村落生態博物館、村史館等一批非遺保護傳習場館﹔完善非遺保護名錄體系,舉辦特色非遺小吃美食文化節、民俗文化嘉年華、非遺進景區等活動120余場次,“三鋪五坊”“九鋪十八坊”等非遺文化品牌持續叫響。

【1】【2】【3】【4】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2020年09月04日17:42
分享到:
(責編:宋芳鑫、辛靜)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