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上街區:融合共治 “無主管”樓院“換新顏”

【查看原圖】

人民網鄭州7月18日電(尚明楨)盛夏時節,知了聒噪,四下熱浪翻騰。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寨溝西苑居民活動中心內卻是綠意盈盈,一片清涼。“恁瞅瞅,俺這兒現在可不賴,小孫女可好來這玩,玩具多還涼快。”65歲的白淑梅老人興奮地說,“現在這居住環境,生活條件可不比城市差”。

寨溝西苑位於上街區淮陽路東側,建於2009年,有5棟樓,180戶居民。2006年因淮陽路擴建工程,對寨溝村二組三組實施了拆遷,建立了安置樓院,2010年完成回遷。由於此五棟樓遠離寨溝新區,沒有建立專業的物業隊伍,小區“路不平、燈不亮、水不暢、治安差、設施缺、無人管”,屬於典型的“無主管”樓院。

人居環境差,群眾意見大,怎麼改,如何辦?上街區峽窩鎮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改造工程,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通過牆體立面粉刷、綠化升級、道路整修、違建清理、增加停車位、修建休閑廣場等,僅用數月時間,就讓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大幅提升。

寨溝西苑的“新顏”僅是上街區無主管樓院整治提質增效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上街區堅持黨建引領,建立支部聯建和干部分包工作機制,通過機關黨組織和社區、樓院黨組織的常態化“聯手”,凝聚多方力量,有效推動無主管樓院“脫胎換骨”,實現“蝶變”。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做好無主管樓院整治提升工作,選准“火車頭”是關鍵。

“登封路28號院由於長期缺乏物業管理,屋頂漏水、牆灰脫落、線路亂扯、垃圾亂堆、車輛亂停等問題較多。居民對樓院管理是‘隻提意見、不參與’,導致整治提升工作推進緩慢。”新安路街道香園街社區書記馬花榮說,該院現在建立了樓院黨組織,在黨員們的帶領下,大家有了主心骨,參與管理的熱情很高。

上街區通過單獨建立或樓院聯建等形式,建立樓院黨組織,實現黨的組織在無主管樓院全覆蓋,在部分具備條件的樓院積極推進居民自治組織建設,按照程序選舉產生業委會或自管會等自治組織,使自治組織在黨組織的領導下,推動無主管樓院整治提升。

目前,上街區128個無主管樓院已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和居民自治組織,實現了組織建設全覆蓋。同時,上街區統一制作無主管樓院整治提升組織建設公示欄、志願者服務公示欄和黨員公示牌等,分別在樓院出入口和樓棟口進行公示,公開樓院黨組織、居民自治組織成員名單和崗位職責等,亮明各樓棟黨員身份,接受居民監督。

組織建設起來了,樓院的治理水平如何提升?群眾參與是關鍵。上街區通過“小板凳懇談會”、居民議事會、發放意見征集單、微信小程序、上門入戶等多種形式,全面征集居民意見建議,運用“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對梳理后的意見建議進行研究討論,最終形成整治項目清單,先后實施了一批小游園、微綠地改造、樓頂防水層鋪設、太陽能上下水管整治、凌亂線路規整、破損路面修復、充電棚建設、車位規劃等樓院改造項目,滿足了居民多樣化需求。

“我們小區現在大變樣,通了天然氣、暖氣,新裝了充電樁,房前屋后環境整潔,車輛停放規范有序,尤其是特色文化牆提升了小區的文化層次。住在這裡,感覺很幸福!”家住濟源路街道辦事處新安路4號院的郭萍高興地說。

為了讓居民對樓院整治過程中每個環節都明明白白,實時將整治項目和進展情況在樓院顯著位置公布,邀請居民代表對工程質量、費用支出進行全程監督,在滿足居民需求的同時,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識,增強參與熱情。

“如何讓無主管樓院有人管、管得好,在治理過程中,我們不斷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引導業委會、自管會、居民議事會等居民自治組織和群眾性組織參與,通過‘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上街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趙晨陽說。

【1】【2】【3】【4】【5】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2020年07月18日08:46
分享到: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