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人員進行軌道設備調整任務。劉鵬拍攝
5月20日零時40分,中鐵電氣化局集團三公司信號分公司近150名建設者經過180分鐘的Ⅱ級鐵路施工,完成了青鹽鐵路(青連段)洋河口站(含)至膠黃線洋河口至黃島三改四及紅石崖站室內大修工程。至此,青鹽鐵路工程(青連段)鐵路信號專業收官之戰圓滿完成。
濟南鐵路局集團施工辦副主任馬海建、建設部副主任鞠鵬等領導現場指揮施工。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宣傳部部長劉宏偉,三公司工會副主席席克服、宣傳部長吳軍來,信號專業分公司黨委書記楊景正、經理王建設等同志到施工一線指導施工開通。
此次改造施工,也是中鐵電氣化局集團積極響應中國中鐵股份公司開展的“抗疫情、保增長,大干100天”專項勞動競賽具體體現,以實際行動掀起大干熱潮,為打贏疫情防控和復工達產攻堅戰注入強心劑。
意義重大 打造半島經濟區
青鹽鐵路(青連段)北起青島北站,連接山東省青島市、日照市和江蘇省連雲港市,正線全長194.39公裡,其中山東境內186.6公裡,江蘇境內8公裡,設計時速200公裡,是國家沿海鐵路、“八縱八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連鹽鐵路、鹽通鐵路、滬通鐵路無縫對接,組成青島至上海的快速鐵路通道。
本次信號專業改造工程包含青連鐵路洋河口-大沽河、紅島-青島北信號工程、膠濟膠黃新建李小庄聯絡線工程、青榮青連聯絡線工程和膠黃線膠州-黃島三改四工程4個工程項目。含109.55正線公裡自動閉塞設備,需敷設各型信號電纜609.68km。線路全為營業線施工,安全壓力高。同時,改造施工時間多在凌晨,限界內施工區域狹小,施工效率面臨嚴峻考驗。
攻艱克難 打通中樞末端神經
青鹽鐵路(青連段)從青島北站引出后,膠濟客專、青榮城際、青連線、膠濟貨線七線並行。營海南段與膠濟客運專線相連,日照段與兗石鐵路相連,南端連接連鹽鐵路,聯通黃海北部沿海三條橫貫鐵路干線膠濟鐵路、兗石鐵路、隴海鐵路。膠黃線自膠州站引出經營海、洋河口、紅石崖至黃島I場站,全線區間長約38.2公裡,是山東省通往青島港口主要鐵路,此次開通是青鹽鐵路(青連段)信號專業的收官之戰。
新舊對接,植入難。全站進行設備大修的紅石崖站,站內信號機械室新設,室內設備全部更新,而室外設備還未達到使用期限,仍需“堅守崗位”繼續“服役”,這就需要在開通當日將舊機械室聯系室外各個設備的所有電纜割接至新機械室。在鐵路信號開通施工中,割接電纜往往是施工單位都需要極力避免的作業項目,割接中哪怕出現一根錯線,也會對試驗中的設備電路造成很大影響。
神經復雜,切口難。經過多次大修的黃島Ⅰ場最難的是設備新老結合。就像給病人更換新器官一樣,施工人員要在開通施工當天,將需拆除設備相關的線纜全部連接到新設備上,並且還要保証“病人”每一根“血管”、每一條“神經”的連接都准確無誤。
八竅齊開,行路難。一般車站隻有上下行兩個進出站口,而洋河口站作為青連鐵路、膠黃鐵路的交匯站,兩條鐵路線交叉通過,造成車站兩端共有8個進出站口,站場情況復雜。加之青連鐵路屬於高速鐵路,出於行車安全等原因,除開通施工外,施工人員禁止進入站內區域,這又給施工單位出了難題。
復工復產 擦亮央企勇於擔當之品牌
新冠疫情給項目施工組織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施工所需人員、物資的調配受到了嚴重影響。為了做好此次開通工作,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信號分公司3月初便組織管理人員進行復工復產准備。項目管理人員在做好自身疫情防護的同時,積極與濟南鐵路局進行聯系溝通,上報復工復產各項審批材料和安全評估報告,並從全國調派精干力量,在遵守當地政府疫情防護工作的同時,提前進駐需要開通的車站,進行開通施工准備工作。
本次信號專業改造工程順利完成,正式為青鹽鐵路(青連段)信號專業施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形成青島與日照“1小時經濟圈”、煙台與日照“1.5小時經濟圈”、濟南與日照“1.5-2小時經濟圈”,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注入新動力。 (中鐵電氣化局三公司 李偉 杜成鋒 劉雁南 劉鵬 吳世峰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