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圖
“我們洛寧有‘洛書’這張熠熠生輝的名片,還有這麼好的田園風光,文旅融合正當時啊……”3月9日,在洛寧縣羅嶺鄉洛書文化產業園,該產業園負責人一邊忙碌地招呼著工人們安裝消毒通道,為園區開放做著准備,一邊滿懷信心地說。
近年,洛寧縣深入挖掘黃河流域源頭性文化,以“洛出書處”“倉頡造字”“伶倫制管”三源文化為核心,本著“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撐、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理念,圍繞“山水田園 秀美洛寧”的品牌定位和全域全景“四季游”的目標,以文化的理念發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傳播文化,依托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文化小鎮,推動民營博物館建設等,著力將洛寧打造成豫西知名的生態文化旅游功能區、豫西居民休閑度假養生堂、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
深挖資源:傳承和弘揚洛書文化
在洛書文化成果展示廳裡,一張張土壤、耕地、旅游資源分布圖,展現著洛寧的厚實“家底”。“我們就是為了游客來到產業園后,能夠全面直觀地了解洛寧……”該產業園負責人說。
洛寧是河洛文化的發源地,洛書是洛寧獨有的文化名片,該縣於2004年7月成立河南省洛寧縣洛書研究會,至今已有16個年頭。為了弘揚和保護好洛書文化,該縣在羅嶺鄉靈龜負書玄滬河上游段規劃建設了洛書文化產業園,以印象·春楸生態園和講理特色文化村為核心,建設洛寧故事園、講理堂、鄉村大食堂、養生窯院等,展示洛寧地區獨特的河洛文化和豫西民俗。目前,該產業園內繪制有二十四節氣圖,建成有洛寧記憶館,還有木門、木柵欄、木地板等現代與古典交匯的窯洞等。
下一步,該縣將依托禹門河基地、洛書文化產業園等項目,成立河洛文化協會,全面普查有關洛書文化的傳說、古籍、文獻等,構建洛書文化研究保護體系,打造永寧書院,開發洛書文創產業,打造集農業種植、拓展訓練及摩崖、河洛文化探秘等一系列蘊含文化價值的河洛文化研學游。
因地制宜:打造“一鄉一品”特色小鎮
“我們下一步主要是建設牡丹主題公園、四季展館、主題酒店、康養中心、農家樂、窯洞賓館等。”3月5日,在趙村鎮土橋村牡丹花海觀光園內,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致力於將趙村鎮打造成集吃、住、游等為一體的牡丹文化康養小鎮項目目前已經啟動。
該縣始終堅持以“融”的理念發展鄉村旅游,以優秀鄉村文化立根塑魂,圍繞春賞百花、夏納清涼、秋品果香、冬體民俗,唱好洛寧文化旅游“四季歌”,打造集生態涵養、休閑觀光、文化體驗等為一體的業態豐富的特色小鎮。
牡丹文化康養小鎮內的洛寧縣萬畝牡丹示范園,有油用牡丹和觀賞牡丹,觀賞核心區面積1500余畝,囊括了近百個牡丹品種。目前,牡丹示范園裡的牡丹基本栽植成功。
另外,為充分展示洛寧“中國特色竹鄉”品牌影響力,推動“洛寧竹編”產業精品化、市場化,該縣正積極推進建設“竹夢小鎮”,以興華鎮豐富竹林資源為中心,以興華豆腐工藝制作展示體驗、微縮盆景創作和竹林康養等為產業支撐,培育創意新業態,帶動洛河沿岸鄉鎮的竹文化旅游,引領竹鄉群眾以竹致富。
下一步,該縣將充分利用豐富的蘋果種植、足球場地等資源優勢,按照“一鄉一品”總體布局,推動建設洛書小鎮、足球小鎮、金果小鎮、體育小鎮、三彩陶藝小鎮等一批溝域經濟特色小鎮,推動文化旅游與農業、生態、體育、工業等深度融合發展,積極爭創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致力傳承發展民營博物館
在底張鄉草廟嶺村鄉愁博物館內,陳列著馬鞍子、火箱、瓦盆等舊物件。“我們這裡是國家級傳統古村落,大院建制完整,都保留有傳統文化元素……”該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館將依托不同年代的豫西民居建筑,展示耕讀之鄉的優良傳統,以期“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美麗鄉愁”。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該縣本著貼近普通群眾、增強文化氣息的理念,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鄉愁博物館內含國家級傳統古村落郭家大院、明清時代的建筑、村裡年代久遠的民居和農耕文化長廊。郭家大院為盛唐“汾陽王”郭子儀后代居所,在清康熙年間郭家四十六代祖郭興遷居至此,郭家屬於耕讀之家,大院以一條車馬巷為中心,青磚灰瓦鱗次櫛比。目前,郭家大院基本修繕完畢,農耕文化長廊也在積極謀劃建設中。
下一步,該縣將充分利用洛書文化、遺存的琅華館貼碑刻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等,謀劃建設洛寧縣博物館、洛書博物館、三彩博物館、農耕博物館、礦業(黃金)博物館等,融入全市“博物館之都”建設的總體布局。其中,洛寧縣博物館即將開工建設。
因勢利導:小聚集大空間推廣自駕游
陳吳鄉八百坡,距離縣城近,一到秋天,漫山遍野的紅葉,吸引著大批游客﹔興華鎮全寶山,是洛寧縣海拔最高的山,山中腰平坦開闊,成為露營愛好者夏天觀賞日出的絕佳勝地……
該縣將充分利用這些優美的山水田園和溝域風光,重點打造東宋鎮渡洋河、澗口鄉鰾池村、陳吳鄉八百坡、興華鎮全寶山等自駕游營地,吸引大量自駕游客進入洛寧,不斷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
下一步,該縣將把洛寧豐富的生態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產業優勢、品牌優勢,推廣宣傳洛寧十大名吃,打響“洛寧八珍”綠色品牌,打造洛水山肴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打好“有機牌”和農旅融合“組合拳”,加速文旅、農旅融合﹔同時,依托底張鄉李翔梧革命烈士紀念館、李翔梧故居、上戈初心廣場等紅色文化資源,叫響洛寧“紅色沃土”文化旅游品牌,讓好品牌講好洛寧青山綠水的故事,力爭2022年將洛寧打造成中原自駕游第一縣。
“我們就是想通過3至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歷史文化游、紅色研學游、生態度假游、運動休閑游、田園觀光游、鄉村採摘游、垂釣康養游、工業礦山游、地坑民俗游、自駕露營游等較為完善的全域全時旅游體系,努力走出一條適合洛寧的全域旅游發展新路子。”該縣相關負責人如是說。(洛寧縣委宣傳部 趙笑菊 楊慧怡 供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