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培养新型职业 农民种地“持证上岗”

“在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我的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升。”3月3日,正在地里干活儿的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优秀学员王保花高兴地说。
不久前,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2019级毕业典礼暨表彰大会在安阳县韩陵镇梨园村村委会举行。王保花等村民拿到了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的毕业证书,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次毕业的是2019级的学员,他们本来该去年7月毕业,因受疫情影响,推迟到了现在。”安阳县职业中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处主任张振秀说。
农民拿毕业证,到底是怎么回事?种地也能“持证上岗”,还得从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说起。
“我家原来有不到4亩的西红柿种植大棚,因为缺乏技术,一直犹豫是否扩大规模。后来,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学到了技术,让我坚定了信心。现在我家大棚已经扩展到了10亩。”王保花介绍。
与王保花一样,李光福也从学习中受益匪浅。“光福的西红柿种植技术‘杠杠滴’,是我们这里出了名的种植能手,大伙儿经常向他请教,他也乐意帮忙。”梨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顺平说。
“咱的技术都是培养班老师教的。培养班不但让我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很多,还颁发了证书,让咱种地都‘持证上岗’。”李光福乐呵呵地说。
李光福是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优秀学员,也是坚持大棚种植西红柿26年的老把式。以前,他都是按照土方法种植,很难提高产量,特别是在品种更新、倒茬种植、新病防治及产业拓展方面没有经验。2017年11月,听说县里要在村里开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李光福第一个报了名。经过3年的努力学习,他顺利拿到了毕业证书。
“拿证不是关键,关键是通过培养班让我学到了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理念,心里豁然开朗,对西红柿种植更加充满了信心。”李光福说。李光福原有20亩大棚,在培养班专业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又新建了造价50多万元的日光温室。为了带动乡亲共同致富,他还成立了梨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向村民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并集中销售村民种植的西红柿,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为让农民真正‘富脑袋’‘鼓钱袋’,经过和县职业中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处协调,在我镇开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把老师‘请进来’、把技术‘带进来’。2017级、2018级、2019级培养班均设在梨园村,对当地的西红柿种植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1级培养班设在东于曹村众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满足了村民学习芦笋种植技术的需求,通过送教入村、送教到地头,为广大农民朋友量身定制教学内容,让我镇更多农民通过学习提高了农业种植技术,走上增收致富之路。”韩陵镇党委书记马姝玮说。
近年来,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坚持以发展职业教育、振兴经济为导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安阳县职业中专校内外师资、基地、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培养班根据农村点多、面广、战线长这一特点,结合大部分学员种植蔬菜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上采取农学结合、半农半读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实习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网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对学员的蔬菜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安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班与以往的短期培训不同,是2年至6年的中专学历教育,主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及学员需求制订教材,学员须完成2720个学时,并完成其他教学要求才能正常毕业,2017年至今已开设6个教学班,共培养学员3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品牌效应,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乡亲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道路,打造自己的品牌,为乡村振兴做好技术支持。”安阳县职业中专党支部书记张永强说。
(来源:安阳市委宣传部 姜蕴真 卫海霞 荣秀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