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河南安阳:践行嘱托开新局 续写考古新篇章

2022年10月21日16:19 |
小字号

七朝古都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让全世界考古爱好者向往的文物资源。

近年来,安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配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文化研究、“考古中国”等重要考古项目,围绕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大局,一系列文物考古工程亮点纷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亮点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巨大收获

2022年春天,市文物考古部门在文峰区原小八里庄村南地发现了距今7400年至7800年左右的小八里庄裴李岗文化遗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其展开了精细化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经初步勘探,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现存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230米,面积约2.7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发现有大量裴李岗时期的灰坑、窖穴、半地穴房基等生活遗迹和陶双耳壶、陶三足钵、石磨盘、石磨棒、石斧等遗物,充分展现了安阳先民的居住环境和文明状况。

发掘表明,该遗址是一处以裴李岗文化因素为主体兼具磁山文化因素的新石器中期聚落遗址,填补了安阳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序列的空白,是安阳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收获。

亮点二:夏文化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1年4月底到11月上旬,在河南省文物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安阳市文物考古部门对安阳市范围内的夏文化相关遗址展开了专项文物调查工作,共调查了42处遗址,其中,可以确定有龙山文化遗存的有25处,确定有先商文化遗存的有4处。较为重要的有汤阴白营遗址、安阳县大寒遗址、殷都区永安寨遗址、滑县大刘营遗址等,这些遗址都处于高台上,保存状况相对较好,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本次调查摸清了安阳市夏文化相关遗址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夏文化考古研究奠定了基础。

亮点三:“考古中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配合“考古中国”之“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点项目,近年,安阳市在辛店遗址、陶家营遗址、邵家棚遗址等地开展殷墟相关考古发掘工作,取得很多重要收获。另外,对龙安区隋代麴庆夫妻合葬墓等项目的考古发掘,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果。

辛店遗址发现于2016年,经过几年来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发现大量商周时期铸铜遗迹和相关遗物。该遗址的年代开始于先商时期,延续到洹北商城时期及殷墟时期,然后一直延续至西周中晚期。遗址的发现揭示了甲骨文中记载的真实意义上的“大邑商”“天邑商”的范畴,见证了中国早期都城低密度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对于研究殷墟时期都城的范围、布局及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传播、交流等都是一次突破性的发现。

陶家营是洹北商城北部同一时期的重要的伴(卫)城,是目前所知为数极少的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从文化发展序列来看,上接二里岗上层文化,与白家庄期文化紧密相连,向下则开启了辉煌的殷墟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商代早、中、晚期的文化序列。

邵家棚遗址发现的18座商代房基可组成3处多进式院落。以18处房基组成的3座多进式院落、“中”字型大墓M106及其周围的四座车马坑为代表的核心遗迹,反映出该遗址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对于研究殷墟遗址的范围、布局和殷墟南区商代遗址文化内涵、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商代房屋构筑方式、建筑材料、布局、内部装饰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2020年4月至6月,安阳市文物考古部门对位于龙安区的隋开皇十年麴庆夫妻合葬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麴庆墓规模较大,布局严谨,砌筑和雕刻技术高超,出土各类文物共计190余件。一批精美的相州窑白瓷的发现,展示出隋代安阳相州窑高超的瓷器烧制水平,为研究中国白瓷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中石砌墓门、门额、石棺床、石踏步、石屏风等雕刻极其精美,是北朝至隋代墓葬石刻艺术的代表之作;麴庆墓石棺床对于进一步研究我国石棺床的发展延续、形制演变和使用品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麴庆墓内石棺床及数十幅彩画佛教、祆教色彩浓厚的浮雕图案的发现,反映出当时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的充分交流、互鉴和融合,也证明了公元4世纪至6世纪邺城及安阳地区不仅仅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丝绸之路在东方的重要起点之一。

“当前,中国文物考古事业恰逢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为发展文物考古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作出新贡献。”安阳市文物局有关负责同志说。(来源:安阳市委宣传部 张璐)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跟着总书记看中国丨东岳老杨脱贫记
  • 第九届“博博会”落幕
  • 千里援琼 同心战“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