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孟州:坚持党建引领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21年12月01日16:01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孟州市槐树乡岩山村是孟州市的革命老区,也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岩山北有山岭,南是绝壁,长期以来受困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缓慢,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如今的岩山村,住房黛瓦白墙、巷道干净整洁、红色旅游蒸蒸日上、特色果园生机盎然,昔日的革命老区如一颗明珠,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岩山村从脱贫村到红色旅游示范村“接力赛”的成功,正是槐树乡跑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加速度”的缩影。

支部带头选准路子,干出样子

槐树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各方活力,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持续增收。

曾经的源沟村主要依靠小麦、玉米等传统粮食种植,产量不高,收入较少,迫切需要一个支柱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2018年以来,源沟村支部带领党员干部多方考察,寻求发展思路,开发荒沟发展100亩山东沾化冬枣,并实行党员、干部联户,帮助群众发展经济产业,促进增产增收。

三年来,该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林果、大棚有机蔬菜、瓜果长廊、土鸡鸭鹅等生态养殖链,努力释放各类“沉睡”资源的活力,形成高岸深谷、乡村田园、休闲垂钓、瓜果采摘、乡俗民风浑然一体,诗画田园“后备箱”式的乡村旅游,投资达到1000余万元,集体年收入达20余万元,农民年分红达12万元,为脱贫户提供了14个公益岗,节假日游客达1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兴地富民的康庄大道。该村党支部于今年2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党员倾心耐着性子,帮找路子

2018年,该乡毛庄村农户毛西红的家庭因学致贫,一辈子务农的两口子,为了两个孩子上学入不敷出。毛庄村党员李建立主动帮他分析谋划赚钱路子,面对毛西红的不理解,李建立又耐着性子上门去做思想工作,出资帮助毛西红种植了七亩葡萄。

创业初期,因为缺少实操经验,葡萄园收益惨淡。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李建立就成了毛西红的“贴身技术指导员”,每天风雨无阻地到葡萄园查看生长状态,耐心给毛西红讲解葡萄种植管理方法,并尽心尽力帮他开拓销售渠道。每逢村集体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李建立还带着他一同前往,让他充分了解市场、了解营销。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如今毛西红不仅种了葡萄园,还承包了村里的红薯粉条加工厂,年收入达到了13万元,不仅自己稳定脱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模范、创业带头人,致富路越走越顺。

“党员嘛,总要干点事情才对得起这个身份,大家有了奔头,村子才有盼头啊。”李建立朴实地说。

驻村帮扶沉下身子,带出苗子

该乡焦庄村脱贫户贾竹青,曾因长期患有慢性病,无法外出打工,靠务农过活,对生活很是消极。焦庄村驻村工作队坚持“扶贫先扶志”,苦口婆心对她进行扶贫政策宣传,鼓励她发展生产,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

如今,贾竹青在村内承包了一座蔬菜大棚,年净利润3万余元,通过这些变化和努力,彻底摔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贾竹青不光自己致富了,还给大棚务工人员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带领村内妇女走上致富道路,成了村里的先进苗子。

像贾竹青这样的脱贫先进苗子,驻村工作队在焦庄培育了6户,带动了本村20余名脱贫户就业增收,群众集体致富的路是越走越宽了。

“干部驻村接地气,群众致富才有底气。先进苗子培育出来了,其他脱贫户致富也更有信心了。”驻村第一书记刘文举说。

2021年以来,槐树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脱贫户安置156个公益性岗位,实行党员联系脱贫户847户,实现“1对1”帮扶。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依托攻坚期内已建成的48座大棚产业的基础上,新建大棚23座,打造产种销一条龙体系,促进产业上档升级,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2021我们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进一步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槐树乡党委书记贾振华坚定地说。(孟州市委宣传部韩佳敏 供稿)

(责编:杨晓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一条留言,让群众的出行更方便
  • 与死神“打赌”21年 从小伙熬成爷爷
  • 寻找故土思念的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