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李秋英:带着任务而来 全心全意投入
他们是社区工作人员,也是居民小区的守护者,为了给居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步履不停,把平顶山的城市环境和居民幸福放在首位,被人称为“双创”路上的“拼命三郎”。9月22日,笔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李秋英,记录她的奔波和忙碌。
把自己融入小区
“楼梯口放的柜子和沙发是哪位住户的,请今天清理完毕。如不按期清理,社区将按无主物品处理……”9月22日,平顶山市区矿工路中段民主街5号院,笔者见到李秋英时,她正在5号楼楼道口张贴通知。
“刚才来5号楼楼道巡查,发现前两天刚刚清理过的楼道又被人放了柜子和沙发。”李秋英指着楼道口的破柜子和旧沙发说。她从二楼跑到顶楼,挨家挨户敲门询问,要么没人开门,要么否认是自家的。
“也可能上班不在家,我先贴个通知告知一声,如果还没人回应,我就找人清理了。”李秋英说。
李秋英今年55岁,新华区矿工路街道民主街社区工作人员,是社区的综治干事。自“双创”开始后,社区7个工作人员每人承包了一个片区。李秋英承包的是民主街5号院,该院共有9幢居民楼、350多户居民。
为了让“双创”深入人心,她除了本职工作外,每天早晚都到该院巡查。据李秋英说,最初,她连院内的楼栋号都记不全,现在,每栋楼有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几户,每户有几口人,她了然于胸。“刚来的时候,这对我来说只是一份工作,但现在,我见了大爷大妈,总能打个招呼聊几句。”李秋英说,当初来到这里,是带着工作任务来的,但现在,她已不再局限于工作本身,而是尽可能帮大家伙儿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我越来越愿意来这里,不是因为工作任务,而是成了他们中的一份子。”
巡查是每天的必修课
开展创建活动,市民既是参与者,更是受益者。小区的路畅通了、整洁了、美观了,受益的是整个小区的居民,其中付出最多的恐怕就是社区工作人员了。对于民主街5号院来说,最劳累的就是李秋英。
9月22日早上7点多李秋英就赶到社区,先交代和处理了一些手头上的急活,然后就骑着电动车来到她的“责任田”——民主街5号院。她先是骑着电动车巡查各家属楼,看看垃圾桶是否爆桶、绿化带内有无杂物、每个单元的楼道口有无杂物……
3号楼东侧的楼头有一排垃圾桶,其中一个爆桶,少量垃圾被扔在了垃圾桶盖上。李秋英找来铁锹,将溢出的垃圾铲起来放入还没有放满的垃圾桶内,压实,盖好盖子。
“院里有物业,他们每天下午会清运垃圾,在清运之前,我需要想办法让垃圾不外溢……”李秋英说。
忙完这里,继续前行。4号楼附近有一排绿化带,有居民喜欢将花草放在这里晒太阳,同时也习惯将一些盛水的容器放在这里,接雨水浇花。“最近天热,容器里的水不倒掉很容易滋生蚊蝇。”李秋英挨个查看盛水的容器和花草,摆放不整齐的,她帮着摆放整齐;有的容器里有水,她就把水倒掉,然后找居民细说缘由……“明白了、明白了,闺女,你也是为我们好。放心,我以后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接水……”居民宁阿姨听了李秋英的解释,连连点头。
…………
整个院转完一圈后,她将电动车存放好,然后开始爬楼梯,每个单元都要上一趟——查看楼道内有无堆放的杂物。5号楼紧邻路边,一层是底商。她来到二楼平台,看到从楼上垂下一根电线。“飞线充电,这是谁家的电线,赶紧收起来。楼下就是车棚,请到车棚里充电。再发现就要剪线了……”李秋英边喊边将电线卷起,挂在一边,然后上楼寻找它的“主人”。路过3单元时,发现又有人在楼道口堆放了塑料瓶、破沙发、破柜子等杂物。
“前几天刚清过,怎么又堆上了?”李秋英赶紧联系物业公司的保洁人员李巧珠和穆克江,他们一起先将这些杂物集中放在不影响大家通行的地方,然后上楼寻找主人。无人认领,她又写了通知张贴在楼道口。当天下午,再与她联系时,得知这些杂物一直没人认领,她已联系拉旧家具的清理掉了。
事不大,但都需要一一协调、解决……待一切忙完,已是中午。李秋英来到门卫室放工具,遇到一位居民正在为搬运一个大件物品发愁。居民姓王,家住4号楼。他在网上买了一个桌子,快递公司当天给送到了院门口。他想把快递扛回家,没想到太沉,搬不动。李秋英放下工具,转身跑到停放电动车的地方,用电动车帮居民将桌子运回了家。
“多亏了小李,要不,我还运不回来呢!”王先生说,李秋英特别热情,还勤快,天天见她来院里巡查。
随身携带“工作台账”
9月15日,院内居民反映泵房后面的一块空地堆放有杂物、枯树枝等。上午8点去查证属实,向社区党委书记郑树兵汇报。他立即联系相关人员,忙了一天多才清理干净。
9月16日,早上7点50分,发现车棚有一堆杂物。多方打听,得知杂物可能是两户人家的,他们一个在做生意,很晚才回来,一个在外打工。辗转多人,终于联系到做生意的居民,对方起初不愿清理,后经做工作,同意让社区帮着清理这些杂物。下午3点10分,联系收废品及拉杂物的车辆来到小区,能卖的帮其卖掉,不能卖的全让拉杂物的拉走,车棚终于又恢复干净。
9月18日,下午近4点,院内一位大爷反映学生放学后喜欢在车棚充电桩处玩耍,此处有电线、充电桩,不安全,而且缝隙处还有碎砖、木板等杂物。后联系物业保洁人员对此处进行清理,并在下午放学时分来到此处,对在附近玩耍的孩子进行教育,让他们远离充电设施。
…………
笔者注意到,在巡查过程中,李秋英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她巡查时发现的问题和居民反映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
“这是我们的‘工作台账’,每位工作人员人手一本,记录自己负责片区的问题,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向社区反映,由社区或街道出面解决。”郑树兵说。
这就是李秋英在“双创”过程中的日常工作。一天又一天,她扎根在小区里,一点点去做。遇到了困难,社区、街道会主动热心帮她协调、解决,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小区的新面貌也会不遗余力。
“自‘双创’开始,我们每天都忙到晚上10点左右。”李秋英说,虽然辛苦,但她感到很充实。尤其是每天来小区巡查时,总会有热心的阿姨打招呼……虽然平常,但让她感到很温暖。
“所有这些点点滴滴,坐在办公室里是看不到、听不到的,而在小区里,每天都是感动。”李秋英说,所有的基层社区工作人员都是这样,大家每天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要抽出时间穿梭于社区的小区之间,力所能及地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小小感动。(平顶山市新华区委宣传部 牛超 供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