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会昌街道竹园村的一家超市里,老板高联峰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整理货架,一会儿又忙着为顾客打包商品、结算金额。
高联峰因脑溢血后遗症导致肢体二级残疾,2016年5月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孟州市人民法院驻该村工作队员多次入户走访,鼓励他坚持康复锻炼,并帮他疏导心理、重拾自信。2017年,高联峰在多方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自主创业经营超市,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年6月,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过程中了解到,高联峰想扩大经营规模但是缺少流动资金,随即与会昌街道办事处金融办联系,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
“现在超市规模扩大了,品种增加了,生意也一天天的好起来。媳妇见我精神状态好,也放心到附近的鞋厂上班去了,孩子上学也有补助,多亏党的好政策,我们一家三口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高联峰一边忙活,一边乐呵呵的说。超市规模扩大后,高联峰的心里乐开了花,生活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了。
张厚村的低保脱贫享受政策户郭秋成听了帮扶责任人宣讲的贷款政策后,也吐露了心声,想要贷款种植花生。郭秋成58岁,患有慢性病,妻子和大儿子分别是精神二、三级残疾,二儿子正在上高三,一家的重担全靠他打零工、种地来支撑,生活难以为继,2016年5月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郭秋成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种植了4公顷花生,当年实现净利润3万余元。因为有多年种植花生的经验和稳定的销路,郭秋成作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的打算,然苦于缺少流动资金。驻村干部了解情况后,今年5月帮助他贷到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郭秋成的花生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6.67公顷。
“今年花生价格好,俺净赚了5万元钱。”收罢花生种小麦,如今,郭秋成地里的小麦也长势喜人。
今年年初以来,该街道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以解决贫困户融资难、融资贵为突破口,累计申请到贷款37.7万元,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贷”出了一条勤劳致富的幸福新生活。(河南省孟州市委宣传部 汤建平 梁变变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