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 奋力谱写新时代“巡—改—治”三部曲

——林州市率先实现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全覆盖综述

张遂旺杨玉良郝广艳赵亮

2020年10月19日08:14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 奋力谱写新时代“巡—改—治”三部曲

  □张遂旺杨玉良郝广艳赵亮

  核心提示

  2017年4月,林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对村(社区)党组织的直接巡察,到2019年9月,用两年半时间完成了对全市584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在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建强村(社区)党组织、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上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整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规范。巡察村(社区)“林州经验”受到全国性关注。

  在完成全覆盖的同时,林州市深入开展村(社区)共性问题集中整治,持续谋深巡察成果运用,聚焦乡村治理这篇大文章,积极从制度机制层面开展系统治理,推动从“深入发现问题”到“有效整改问题”再到“提升治理能力”的实践深化,以“巡—改—治”三部曲有力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60年前,林州(原林县)人民为改变极度缺水和贫困面貌,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壮歌,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60年来,林州人民从战太行到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始终秉承红旗渠精神,一路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书写传奇。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巡视巡察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党之利器、国之利器,提出“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重要要求。林州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率先将巡察利剑直指村(社区)党组织,强力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提高基层监督能力,增强基层治理实效,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搞调研问民心试点初战告捷我们把历史的时针拨回到三年前。

  2017年3月,中共林州市委常委会。“有的村好不容易才稳定了,再去巡察,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翻出来,怎么完篇儿?”

  “农村情况复杂,现在去搞巡察,事办成了还好说,万一老百姓不满意,到头来出力不讨好。”

  一场热烈的讨论,源于林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提交的一份关于对村(社区)开展巡察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访量比较大,能不能主动出击?能不能插到底对村(社区)开展巡察?这在当时的制度设计中还是一片空白。

  困难显而易见:能不能去?以什么方式去?工作怎样开展?一系列难题摆在面前。

  难,能比修红旗渠还难?!用了十年时间修成红旗渠的林州人,身上都有一股子倔劲。

  问题从群众中来,答案还要向群众要。林州市委巡察办的同志把座谈会开到了群众的“炕头上”,听百姓言。

  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家心里亮堂了:“主要是干部有顾虑”“群众很欢迎”。调研结果报送市委后,大家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群众的愿望和需要,就是我们工作的最大动力。”市委常委会讨论后一致认为:“巡察应该开展,有困难我们可以边干边克服。”

  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

  市县巡察于2015年启动,林州当时就走在前列。但是,对村和社区怎么搞,林州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一家。

  当年,红旗渠就是在一没原料二没技术的情况下修成的;现在,对村(社区)进行巡察,林州也可以“从零开始”。

  2017年4月,林州市委开始耕种“试验田”,从全市选取了信访矛盾突出的2个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的2个村、总体情况较好的1个村,每个村派出1个组。目标很明确,一是要把群众的问题找出来,二是要把工作的问题带回来,更重要的是把巡察怎么搞总结回来。

  黄华镇青林村原“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干群矛盾突出,村民自嘲“青林不清”。2017年4月17日巡察组进村后,把整顿“两委”班子作为突破口。10天时间,发放民主测评表和调查问卷220份,实地暗访12次,召开座谈会5次,与党员、村民进行个别谈话142人次,通过“唠家常”“掏心窝”式的交谈,厘清了十多件民生难题和干部违规线索,对于低保不规范、村居环境差等一些能立行立改的民生事项,他们给镇党委下达交办单,明确要求一周内解决,并派专人跟踪督办,同时建议镇党委尽快调整“两委”班子。巡察组务实的工作作风,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巡察结束时,群众由最初的审慎观望变得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半个月时间过去后,5个巡察组不负重托,试点村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巡察情况报告提交市委常委会。

  面对暴露出的问题,引起了常委们热烈讨论。市委常委会决定稳妥有序、全面推开对村(社区)一级党组织的巡察。

  建机制 再规范 实现全覆盖

  林州市共有584个村和社区,总人口116万。市委规划用3年时间全部巡察一遍,实现全覆盖。

  实践中,边探索边总结,瞄准“谁来巡、巡什么、怎么巡”,逐步完善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巡察规范。

  谁来巡?林州市委巡察机构组建不到两年,编制30余名。仅仅依靠专职人员,无法完成任务。

  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建立巡察村(社区)人才队伍。党委总揽全局、统领各方的优势显现。按照结构化组建、专业化培养、统筹化使用、动态化管理的“四化”原则,统筹全市纪检、组织、财审等力量,组建了320人的巡察人才库,专兼结合,分批次轮换。

  某个局的副局长谈起入选巡察人才库,坦言一开始也担心,主要是怕巡察干不好,还影响了本职工作。

  为了打消这种顾虑,巡察办对入选巡察人才库的同志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坚持分批次抽调人员,一般每人每年只参加一轮巡察,基本不影响本职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干部参加巡察,巡察“熔炉”的作用逐步显现,发现的问题越多,干部的自省意识越强烈。

  “村干部身上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要以此为戒,警醒自己。”

  “在全面小康的路上,群众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

  巡什么?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干部打心底里着急——

  面粉厂倒闭30年,还拖欠着308户村民的存粮,你们能不能解决?26年没户口,能不能上户口?别人家树挡着我家走路了,能不能刨掉?俺村离镇上十几里路,能不能通上公交车?

  …………

  诸如此类“小事”,巡察组管还是不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开展政治巡察,不就是为了发现并推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吗?

  经过研究,林州市委将巡察村(社区)的内容确定为基层党组织建设虚化弱化、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3大类11项问题。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巡察干部把群众的“烦心事”“闹心事”“扎心事”,当作关系民心向背的“大问题”“大政治”,紧抓不放,一抓到底,不见成效,决不收兵。

  怎么巡?借鉴常规巡察的做法,巡察村(社区)“照葫芦画瓢”并有所创新,在“巡、访、察、督、建”五个字上下功夫。

  “巡”得活。先试点,再推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采用“一托二、一托三”的方式,每个巡察组负责2-3个村(社区),每年开展4-5轮,每轮组建20个组,每轮不超过40天时间,每2轮中间穿插一次“回头看”。结合实际,灵活安排:对基础较好、情况相对简单的,快进快出,3-5天解决问题;体量大、情况复杂的,坚持时间服从效果,力争10天左右巡深巡透。

  “访”得全。坚持做到“五访六必到”,即开门迎访、入户走访、地头坐访、受理信访、跟踪追访;老党员、老干部、贫困户、低保户、危房改造户、信访户必访必到。要求走访党员人数不少于村党员总数的四分之三,户数不少于总户数的20%。

  “察”得准。冲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充分发挥“显微镜”“探照灯”作用,对村级党组织进行认真“体检”,倒逼村级党组织自觉把政治纪律严起来、政治规矩立起来、政治责任扛起来。

  “督”得严。成立5个巡察督导组,每个督导组分包4个镇(街道),督导组对整改情况进行排名、通报,整改不力的提出问责建议,所有问题建立台账、对账销号,问题整改不到位绝不销号。

  “建”得细。先后出台巡察村(社区)工作规范、整改督查办法、目标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推动巡察村(社区)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林州巡察村(社区)实践的成熟规范,离不开中央巡视办、省委和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关注和支持。巡察启动4个月之后,2017年9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正晓到林州调研时,敏锐抓住了林州巡察村(社区)的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叮嘱林州市委“进行总结,并进行专题汇报”。

  接下来一年时间,省委巡视办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全流程规范提升。

  一年之后,2018年7月13日,任正晓同志再次深入林州5个村实地调研,认为林州做法贯彻了巡视巡察的制度精神和方法要义,紧密结合村居民情特点,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效打通了巡视巡察向基层和群众身边延伸的“最后一公里”,是“可行的、有效的、管用的,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2018年10月12日,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林州召开全省巡察村(社区)工作现场推进会,将林州经验全省推开。

  同时,省纪委、省委巡视办联合调研组也将23000余字的《关于林州市开展巡察村(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向省委做了专报。省委书记王国生,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孔昌生等领导同志分别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林州实践探索。

  王国生书记在批示中指出:党的建设高质量要体现在强化基层党建上,巡视巡察向基层延伸是省市县纪委的一种探索,要认真总结,不断完善,增强实效。

  孔昌生部长指出“村居巡察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找到了一个新抓手,为解决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构建了一个新载体、新平台”。

  2018年10月15日,全省巡察村(社区)工作现场推进会3天之后,中央纪委常委、国家监委委员、中央巡视办主任王鸿津莅林专题调研,认为林州巡察村(社区)工作“党委高度重视、重点比较聚焦,方式方法紧贴基层,成效比较明显”。

  目标明确,责任清楚,方法对头,政策支持,巡察村(社区)工作稳步推进。经过12轮巡察,林州市于2019年9月底完成了对584个村(社区)的全覆盖,共发现问题6965个,移交问题线索467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扬利剑 惠民生 狠抓整改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

  聚力整改,林州市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立行立改。巡察开始,多数老百姓认为巡察组只是走走形式,不会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为尽快赢得群众信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巡察组立行立改,在短时间内打开工作局面。

  7年前,横水镇西下洹村修水库,水库修好了,30多位村民4万多元的工钱,承包人却迟迟不给,一拖就是七八年。巡察组立即交办并推动解决,联合镇党委将几位承包人叫到一起协商,3天就兑付了全部欠款。村民拿到工钱后敲锣打鼓送上锦旗。一位老大爷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活着还能领到工钱。”

  在巡察组督促下,桂林镇纸坊村3年不亮的路灯一天就亮了起来;横水镇杨伯山屯村4位老人多年的高龄补贴几天到手了;原康镇椒楝峪村26年没户口的外地媳妇上户了;河顺镇黄家坡村两天安装5个摄像头,逮住了在村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开元街道仓口社区一家属院,居民公摊水费高问题一周就解决了。立行立改,让群众很快看到了巡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推动了巡察工作迅速开展。

  12轮直巡,林州市立行立改事项共计1176件。

  直查直办。低保资金、救济款、粮食补贴是农村群众的“保命钱”“口粮钱”,但一些基层干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骗取挪用,群众反映强烈。对于这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巡察组发现一起,移交查办一起。

  严惩“小官巨贪”:龙山街道其林台村信访举报很多,市委派驻工作组10多次,仍未解决问题。巡察组进驻该村后大量走访群众,查阅账目资料,发现了村干部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后,查实了包括村支书在内的2名干部受贿1300多万元、村出纳挪用集体资金2亿元的问题。3人均被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受到了相应的刑事处罚。

  剑指“蝇贪蚁腐”:任村镇石界村原村支书在办理低保过程中,收受群众“好处费”近2万元,受到留党察看两年处分。原康镇寨南背村两名干部,套取土地流转费1万余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龙山街道新兴社区干部,给群众办理正常手续时索要500元好处费,并让群众请客吃饭,受到党内警告处分,退还违纪所得。

  市纪委根据巡察移交和查办的村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入开展以案促改,做好案件“后半篇文章”,督促有关部门自我排查、堵塞漏洞,编印警示录,制作警示片,强化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作用,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每减少一分,群众和党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一分。一位农村干部感慨说:“一次巡察比十次廉政课都管用!”

  双向移交。针对基层组织不健全、组织生活不规范以及制度不完善等党建问题实施“双交办”,既交办镇(街道)党(工)委进行整改,又交办市委组织部开展专项整治。

  黄华镇席家洼村曾为河南省“中州名村”,前几年“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干群关系一度紧张。交办整改后,支部班子得到调整,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任村镇阳耳庄村原支部班子一盘散沙,村党支部书记的口头禅是“管那么多事干啥?有空去挣个钱吧”。群众都说“这些干部耽误了村子十年发展”。整改后,原支书被免职,镇党委重新任命新支书,“两委”班子干劲十足。

  2018年,针对巡察移交的基层党组织各方面问题,市委组织部开展“问题支部清零”活动,着力整治“空壳”村支部、“不倒翁”村支书、“候鸟型”党员。整顿村级支部108个,调整村级班子39个,涉及党支部书记28人,其他村(社区)“两委”干部35人,基层党支部重现生机和活力。

  分类交办。针对水、电、气、路、环境卫生等民生问题,坚决压实镇(街道)党(工)委履行巡察整改的主体责任,“谁的问题谁买单”,务求见实见效。

  横水镇有座“五岁桥”,2016年一场山洪将桥冲塌,从此成为“断桥”,村民出行需绕行三里地,民怨颇多。巡察组交办给镇党委,并协调交通部门支持,两个月后,一座长50米、宽7米的现浇板钢筋混凝土桥竣工了。

  开元街道主动落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共落实整改措施52项,补缴党费10810余元,退还违规领取的补助105409元,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16起。

  任村镇清沙村十余户村民6年用不上天然气,巡察组将该问题交办燃气公司,不到一个月燃气通了;桂林镇千家岗村因线路架设不到位,群众无法正常用电,巡察组交办桂林镇党委和电力部门,半个月修通了电路。

  茶店镇八里沟村“狗患”消除了,姚村镇西牛村的企业欠费清收了,横水镇杨伯山屯失踪的铁桥“飞”回来了……通过巡察整改推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数不胜数。

  “林州巡察村(社区)的最大收获,是发现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巡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从而让群众更加坚定地相信党、依靠党、跟党走。”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说。

  促融合 求创新 再启治理征程

  巡察村(社区)取得的巨大成就,使群众的满意度空前提升。但也有疑虑,“就怕搞一阵子不搞了”,“你们走了,有些问题又冒出来了”。

  面对群众的担心,林州市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巡察村(社区)工作深入一步,拓深一层,就势开展共性问题整治。

  将巡察村(社区)发现的问题归纳为3大类12项共性问题,由市委统一组织,相关市直部门牵头,各镇(街道)具体负责,全市集中整治。

  12类共性问题分别是:党建共性问题、违规发放补贴问题、三资监管不规范问题、“小金库”问题、侵占集体经济利益问题、招投标管理问题、村(社区)监督委员会职能虚化问题、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非法使用集体土地问题、水资源管理问题、养殖业污染问题、老旧小区管理问题。

  通过问题排查、集中公示、狠抓整改、完善机制,各项措施紧密衔接、压茬跟进。

  从2018年11月林州市委召开动员大会,到2019年上半年,共排查出各类问题39000多个,整改到位22000多个,收回集体土地2195亩,收回集体资产98处,收回资金3300余万元,拆除或关停各类违建1421处,规范合同7168份,建立完善规章制度209项。

  林州又一次走在了前面。这期间,陆续有全国各地260余个县(市、区)前来交流学习。

  2019年5月21日,在武汉市召开的全国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上,林州市作为全国唯一县区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的肯定。

  中央看林州,全国学林州,林州怎么办?这是实现全覆盖之后,林州市委的深入思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林州巡察村(社区)的持续深化推进指明了方向——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林州总结共性问题整治的经验做法,又率先提出“以巡促治”理念,从制度机制层面开展系统治理,推动从“深入发现问题”到“有效整改问题”再到“提升治理能力”的实践深化,开启了“巡-改-治”三部曲的第三步。

  以巡促治,“巡”是基础,精准发现问题;“促”是保障,发挥督促推动作用;“治”是目标,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市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巡察村(社区)工作开展以巡促治加快推进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强化市委统领、巡察推动、部门主管、镇村落实的工作格局,聚焦党建、三资管理、为民服务、村居权力监督、意识形态、平安乡村建设等方面问题,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集中整治,持续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上用心用力。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管理治理体系,打造“组织之治”。出台了促进农村党支部高质量建设的二十条意见,重点开展“堡垒加固、队伍优化、党务规范、党建融合、基础保障”等五大提升行动,对党组织建设、党建制度落实等方面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农村小微权力监督治理体系,打造“廉洁之治”。针对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和制约缺失、惠民惠农政策落实不力、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开展系统治理。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发挥,建立村务完全公开、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农村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财政专项资金垂直监管机制,织密扎牢基层监督网。

  建立健全民生事项办理服务治理体系,打造“民生之治”。针对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居环境不佳、便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开展治理。修订完善农村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村民议事协商、综合服务、水资源管理等为民服务制度,加大人员、经费、机制三方面保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幸福家园。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治理体系,打造“产业之治”。针对集体资金收支管理、集体资产承包、集体资源流转不规范等问题开展治理,厘清家底,规范管理,明晰产业发展方向。规范集体合同管理制度、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和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引导村民支持投身本村经济建设、产业发展。

  在以巡促治工作中,林州市在每个镇(街道)选取一定数量的先进村(社区),以点带面,提质培优,高标准培育以巡促治示范村,发挥“拨亮一盏灯,照明一大片”的典型引领作用。

  临淇镇社书村通过以巡促治,收回两家企业占地款74万元,收回集体土地22.5亩。并乘势而为,改善环境、整修道路、修建广场,建成了轻工业园,积极发展产业,投资170万元建设香菇蔬菜大棚,让村民不出家门就能就业。

  姚村镇下里街村之前垃圾乱扔,私搭乱建,群众占用街道胡同养鸡养猪,臭气熏天。以巡促治进行彻底整治,完成道路硬化美化绿化,房前屋后闲散土地铺设木栅栏、篱笆墙,栽植花木。并持续开展河道治理、湖面打造、深挖鱼塘,建设百蔬园、瓜果园,打造田园综合体。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受益无穷。

  横水镇后白村通过以巡促治,支部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明显加强。今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和村合作社发展生产两不误。支书汪慧丽感触很深:“以前村干部‘怕’巡察,现在都是‘盼’巡察。通过以巡促治规范了村里各项制度,办事有规可依,干部找到了存在感,群众有了发言权。”

  目前,这些示范村组织强、产业兴、村风正、民风乐,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现场教学点、观摩培训点。

  2020年4月3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党建工作专题会上专门指出,“安阳探索以巡促治,总结林州‘巡—改—治’三部曲做法,形成‘党委统领、巡察推动、部门主管、乡镇主导、村居落实、全民参与’的大治理格局,工作抓得很实”。

  讲奉献 用真情 坚持人民至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

  巡察村(社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巡察代表党委权威,用真心服务赢得群众信任,用真情走访增进群众感情,用扎实整改坚定群众信心,深深扎根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处处为了群众,充分诠释了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

  以情感人。巡察组在采桑镇棋梧村走访时,看到一位古稀老人正从路边的陡坡上艰难地往下走,连忙上前搀扶并把老人送回家。得知他们是巡察组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拖欠多年植树劳务费的问题抖了出来。

  以效服人。任村镇清沙村紧挨着红旗渠,但因为管道破裂需要破除路面,几家单位推诿扯皮,导致700亩地8年多得不到灌溉,老百姓“守着红旗渠却种着旱地”。巡察组交办后一个月,清凌凌的红旗渠水就流到了田地里。巡察组组长感慨:“红旗渠是林州人的生命渠。我们第一时间交办并推动解决,就是要让红旗渠精神永远在群众心里流淌,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

  以访动人。只有干部和群众面对面,群众才能和干部心贴心。巡察干部把“访”做实、做透,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群众白天不在家,巡察组就晚上走访;群众到地里干活,巡察组就边帮忙干活边“唠嗑”了解情况;群众担心在本村反映情况不方便,巡察组就安排异地谈话……盘龙山的群众感慨地说“老八路的作风又回来了”。

  巡察干部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3年巡察全覆盖,彻底激活了老百姓心底的期盼,大家都希望巡察村(社区)能成为常态,说“你们要能多来几次会更好的”。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才有多少真情。

  将近三年,1000个日夜。12轮巡察,280个巡察组,1500多名干部轮次参加;谈话走访6万余户、15万余人次。林州2000多平方公里的沟沟坎坎、山山岭岭,都留下巡察人员走访的足迹。

  多次参加巡察的一位组长感触很深:“巡察工作很苦很累,一轮巡察下来脸晒黑了、脚上磨出了泡,但心里却是甜的,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里才会沉淀更多的深情。”

  一位抽调的女组长说起巡察经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当群众敲锣打鼓给我们送来锦旗表示感激,拉着我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的时候,我就觉得一切都值了,再苦再难为了淳朴的乡亲们都值得。”

  抓基层 强基础 启示具体深刻

  林州市巡察村(社区)全覆盖有效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是对党的监督制度一种新的贡献。

  ——是落实党对基层全面领导的重要途径。巡察代表党委权威,体现上对下的政治监督,必须始终坚持政治定位,重点针对巡察村(社区)发现的党组织软弱涣散、党的领导虚化弱化、党的建设流于形式、党员管理混乱等问题,建章立制,长效管理。通过巡察,强化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属性,突出了村(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擦亮了村(社区)党员身份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厚植党的执政之基,有力落实了党对基层的全面领导。

  ——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不断巩固发展,但“上热中温下冷”的情况依然存在,一些村(社区)党组织管党治党问题依然突出,软弱涣散状态依然存在,甚至还有一些黑恶势力把持农村基层政权。林州开展巡察村(社区),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群众身边、田间地头,把巡视巡察“利剑”一插到底,把管党治党责任一压到底,有力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开展。

  ——是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格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巡察村(社区)填补了中央、省委巡视和市县巡察的空白,织牢了监督网的“网底”,完善了监督网络的重要环节,实现了无死角、全覆盖、零容忍。

  ——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现有效治理,是巡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方针的重要内容。林州在巡察村(社区)全覆盖基础上,归纳乡村治理存在的共性和倾向性问题,创造性开展以巡促治,通过巡察监督传导压力,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履职,全面构建村(社区)治理机制,开创了符合基层实际的村(社区)治理新模式。

  针对林州试点,安阳市委谋深做实“市推动”职责,加强对全市巡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先后出台《关于开展村居巡察全覆盖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的意见》,连续两年召开动员会和推进会,把巡察村(社区)工作纳入县(市、区)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四统四抓”工作法,统一目标规划、统一工作规范、统一整改要求、统筹以巡促建“四统并进”,抓队伍建设、抓典型引领、抓督导指导、抓绩效评估“四抓并举”,有效推动了全市齐头并进、多点开花。截至2020年9月底,安阳全市3522个村(社区)已巡3325个,覆盖率94.4%,实现2018—2020年3年全覆盖路线图任务,目标可期。

  “我们始终把推进巡察村(社区)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完善基层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任务,着力发挥巡察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回应群众关切,久久为功,持续提升,有效发挥巡察在监督全覆盖中的重要作用。”安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明海说。

  尾篇

  太行山高人为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其成果为正在进行的村(社区)‘两委’换届提供了巡察样本参考。下一步,安阳市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巡察的制度优势,持续推动巡察村(社区)常态化,强化监督保障落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安阳市委书记李公乐坚定地说。

(责编:杨晓娜、黄莎)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