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雨说来就来,8月17日下午5点时分,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雨来,豆大的雨点打落在正在核桃园里查看核桃长势的徐小七脸上。
“你看,今年的核桃已经熟了,马上就能采摘了。你们先说话吧,我还要放羊去呢。”顾不得擦把脸上的雨水,徐小七又踩着满是羊屎蛋的土路,赶着羊群上山坡上吃草去了。
今年50岁的徐小七是鲁山县辛集乡徐营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5口人。2007年,他的女儿在出生后的第三个月查出是先天性脑瘫,从此他为女儿的病东奔西走求医治疗,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效果不佳。这十多年来,女儿不会坐立、连吃饭、大小便都需要徐小七夫妻照顾。
女儿的病也成了徐小七的一块心病,但坚强的徐小七暗暗下定决心:无论花多少钱也要给女儿看病,哪怕有一线希望也不会放弃。2017年时,他打听到汝州一家医院为脑瘫孩子做康复治疗效果不错,就和妻子辗转来到这家医院。这几年每年都需要住3次院,一次治疗2个多月,花费3万元左右。“算了算,10多年下来,除了国家报销的部分,自己前前后后也花费了不下15万元。”徐小七说道。
2017年,徐小七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后村两委为他的女儿申请了每月300元的低保,还有残疾双向补助金等。该村盟众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徐秋生,看到徐小七家的大儿子正上大学,小儿子也在上小学,生活十分困难时,也对他家及时伸出了援手:让徐小七到合作社长期打工,每月2000元工资;安排徐小七的妻子为合作社看大门,每月600元钱,极大地缓解了徐小七的经济压力。
徐小七也非常勤快,合作社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干,抽空还帮助女儿做康复运动,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机器。“他原先养了几只羊,我就动员他扩大养殖规模,因为合作社有几百亩核桃林,下边的青草多得很,有养羊的便利条件。”徐秋生介绍道。
今年,徐小七的邻居外出务工,闲置的10多亩土地也无代价送给他种。他家目前共种了10亩花生、8亩玉米,在两口子的辛勤劳作下,目前长势良好,保守估计能收入10000多元。目前,徐小七存栏的羊有70多只,年底能卖掉一部分,最少也能收入70000多元。
“我家姑娘今年13岁了,通过在汝州的康复治疗,现在扶着能坐起来了,也有防跌意识了。只要孩子能慢慢康复,再苦再累我都不怕。今年,我家各项收入加起来不下10万元,年底脱贫不成问题了。”坚强的徐小七说道。(鲁山县委宣传部 师红军 乔新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