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科普|小兒推拿:綠色健康的兒童治療方法

人們勞動,不可避免會發生損傷和疼痛,本能地用手去撫摸、按壓以減輕疼痛,這便是推拿的原始雛形。
近現代以來,推拿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和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推拿不僅在國內廣泛應用於醫療、保健領域和體育界,也逐漸走向世界,受到國際上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喜愛。推拿分為成人推拿和小兒推拿,其中小兒推拿更是受到大眾的歡迎。
小兒推拿,是一種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綠色保健療法,通過在兒童體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推拿手法,達到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效果。這種療法無需藥物,避免了小兒服用藥物的困難和化學藥品的毒副作用,適用於0∼12歲的兒童,尤其在6歲以下效果更佳。
小兒推拿的核心在於手法與穴位的精准結合。常用的手法包括推、揉、摩、掐等,操作時需輕柔、均勻、持久,確保刺激量適中。典型穴位如脾經、大腸經、內八卦等,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的推拿手法,調節氣血陰陽,增強兒童的免疫力。
小兒推拿的適應症廣泛,包括消化系統(如厭食、便秘、腹瀉)、呼吸系統(如感冒、咳嗽、哮喘)以及其他如遺尿、夜啼、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對於一些常見病,如小兒感冒和腹瀉,推拿特定穴位如推脾經、推大腸、揉臍等,可有效緩解症狀。
盡管小兒推拿療效顯著,但也有一些禁忌症。皮膚破損、感染、急性損傷等情況不宜進行推拿,危急重症則需綜合治療。
每次推拿的時間通常為20分鐘,急性病可每日操作1∼2次,慢性病則每周2∼3次。推拿前需注意室內溫度適中,選擇患兒空腹或飯后2小時進行,以確保操作安全和效果最佳。
小兒推拿不僅是一種治療手段,更是一種預防保健的方法。通過定期推拿,可以增強兒童的體質,預防疾病發生,是現代家庭中值得推廣的綠色健康療法。
接下來我們將分期介紹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咳嗽、小兒腹瀉、小兒發熱、小兒生長發育遲緩。
(來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務保障中心 作者:黃韶輝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