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 | 數字賦能 千年造像被“喚醒”

人民網“行進中國”河南調研採訪團
2025年08月22日08:48 |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小字號

“最美觀音”造像數字虛擬修復前后對比照。人民網 宋芳鑫攝
“最美觀音”造像數字虛擬修復前后對比照。人民網 宋芳鑫攝

龍門石窟萬佛洞內,陽光穿過洞口,輕輕落在佛像肩頭。龍門石窟研究院數字化修復團隊的工作人員正蹲在腳手架旁,手持激光掃描儀緩慢移動,設備的低鳴與遠處伊河的潺潺水聲交織成韻。“這些數據承載著千年信息,每一組都得精細捕捉。”一位工作人員輕聲說道。

為守護石窟文物,這樣的實地作業在龍門石窟已持續多年。“文物修復的意義,就在於實現跨越時空的傳承,讓這份美與歷史被更多人看見、感知。”龍門石窟研究院文物保管展示與文獻資料中心工作人員張國鋒說。技術的進步極大促進了石窟文物的數字化存檔,與早期繪圖及黑白照片等記錄方式相比,不斷迭代升級的三維數字化掃描技術,可以在不接觸文物本體的情況下實現復原誤差控制在0.2到0.3毫米的效果。

近年來,借助數字虛擬修復技術,千年文物煥發出了全新的生命光彩。賓陽中洞窟頂藻井彩繪重現原貌﹔萬佛洞外南壁“最美觀音”完成修復“上妝”,再現往日神韻﹔奉先寺北壁無量壽佛更是達成了期待已久的“身首合璧”……這些成果,不僅找回了被時光侵蝕的珍貴細節,更讓千年石窟的美變得可觸可感,一場跨越千年的文明對話,正在當下靜靜發生。(尚明楨、王佩、宋芳鑫)

點擊進入專題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辛靜、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