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心”織就安全網、幸福結

3月31日,鶴壁市綜治中心指揮大廳,巨型電子屏上實時顯示著城市的運行情況。 范鑫 攝
在鶴壁市有這樣一個中心,它在實踐中強化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學習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深化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工作模式,不斷創新治理方式,形成了一系列金點子、好方法,實現了“一屏觀全城”“一網護萬家”,為鶴城人民織就了安全網、幸福結。
這個中心便是鶴壁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市綜治中心”)。3月31日,筆者通過詳細了解該中心探索出的“新機制”,解析鶴壁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發力點,為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強治理提供可借鑒的鮮活路徑。
“一屏觀全城”
一張顯示屏能干啥?
走進市綜治中心的社會治安指揮大廳,筆者發現這裡的“一張屏”大有說頭。
“這裡接入了鶴壁市‘雪亮工程’2萬余路視頻資源,24小時不間斷開展校園周邊、道路交通、醫院、商場等特殊點位巡查,同時疊加無人機實時空中巡航巡查,實現治安防控‘全覆蓋、無死角’。”市綜治中心副主任魏一鳴介紹,電子屏幕分塊實時顯示著城市各個角落的監控畫面,人、地、事、網、組織等信息均能直觀展示。
在敏感節點、重大活動和遇有突發事件時,社會治安指揮大廳的這張屏還有更大的作用。“這裡可以對各級綜治中心、網格員和巡防隊進行實時調度、遠程指揮,構建起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指揮調度、預警處置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社會治安風險防控於一體的綜合指揮平台。”魏一鳴說。
“一網護萬家”
基層治理往往點多面廣,有“穿針引線”的妙手,才能面對千絲萬縷,織就滿眼錦繡。
“如果說‘一屏觀全城’是我們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眼睛’,那麼在保証城市安全、有序、高效運行的同時,各類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事件得到最快響應和處理則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妙手’。”市綜治中心主任彭天賽介紹,這雙“妙手”就是他們積極探索打通條塊、行業矛盾糾紛數據壁壘,建立起的“一平台五端口”矛盾糾紛歸集格局。
“‘一平台五端口’織起了‘一張網’,讓我們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對鶴壁市各類矛盾糾紛的全量掌握。”彭天賽說。
筆者追問:何為“一平台五端口”?它在社會治理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一平台’就是鶴壁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台,可以把這裡比喻成‘大腦’﹔‘五端口’則是‘數字化治理’的高效體現,可以線上線下聯動、及時解決問題。”彭天賽介紹。
在實際運行中,網格員可以通過“鶴壁智慧綜治”微信小程序自主採集上報各類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線索﹔群眾可掃描“一碼解糾紛”二維碼反映訴求﹔同時,市綜治中心還打通了與公安警綜平台事件對接端口,“警網融合”無時差解紛止爭﹔打通了“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數據對接,形成社情民意及時感知、高效辦理工作閉環。“針對婚姻家庭、金融、物業等重點行業領域矛盾糾紛多發的客觀實際,19個市直重點部門排查矛盾糾紛的數據也能實時匯聚,實現矛盾糾紛易發多發行業領域全覆蓋。”彭天賽說:“‘一平台五端口’的格局,形成了‘鶴壁市 一體、優勢互補、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多元解紛工作體系。”
讓“智”治有方
讓“智”治有方,讓人享其便。在“一平台五端口”矛盾糾紛歸集格局,以及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市綜治中心也隨之形成了接訴、處置、反饋的閉環機制。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將問題進行派單和督辦,讓‘問題’少跑路,困難及時解,形成以數治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魏一鳴說,前不久,淇濱區某小區發生一起物業糾紛,當事人報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出警的同時立即將情況反映至鶴壁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台。平台接收到消息后,第一時間進行分流交辦,經街道辦、社區和派出所共同與物業公司協商調解,矛盾最終被成功化解。
2024年以來,鶴壁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台累計處置各類事件1.4萬件,百姓煩心事得到解決、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階段。
談及下步工作,彭天賽表示,市綜治中心將繼續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謀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數字賦能為手段,以基層基礎為支撐,著力打造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的“鶴壁模式”。(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常凱 范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