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建設“無廢城市” 奔赴綠色未來

3月30日是第三個“國際無廢日”,鶴壁市青少年宮前廣場上,色彩鮮艷的宣傳展板旁擠滿了前來圍觀的市民,一場“無廢城市”知識宣傳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展板上,廢物利用小妙招、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等內容圖文並茂地呈現在大家眼前。在交流探討中,市民對“無廢城市”的認識不斷加深。
什麼是“無廢城市”?為何要建“無廢城市”?
“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並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而是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近年來,鶴壁市切實扛牢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以“無廢城市”建設為統領,扎實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積極探索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新路徑。目前,工業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危險廢物五大類固體廢物的治理已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8月,鶴壁市成功入選河南省“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統籌謀劃
搭建“無廢城市”堅實架構
“無廢城市”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細胞工程。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對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升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及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鶴壁市迅速行動,成立市“無廢城市”建設專項辦公室,由市政府分管環保工作的副市長任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任副主任,市各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啟動鶴壁市智能社會實驗基地項目,研究提出“無廢城市”建設績效跟蹤評價模型、評價指標體系、成效考核體制機制等,為“無廢城市”建設的穩步推進提供堅實保障。
在規劃引領方面,將“無廢城市”建設納入《鶴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鶴壁市循環經濟建設規劃》,鶴壁成為全省唯一以立法形式將循環經濟作為全域建設的城市。發布《鶴壁市靜脈產業園建設總體方案》,現已完成涉及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廚垃圾等資源化利用項目7個。成功入選全國十大國家智能社會環境治理特色實驗基地,固廢管理平台、“無廢城市”成效評價等均為基地建設重要內容……建設“無廢城市”,鶴壁的腳步一直踏實且堅定,建設成績可圈可點。
綠色發展
力爭實現工業固廢零增長
3月28日,鶴壁匯能熱電有限公司內機器轟鳴,經過特殊處理的糠醛渣正源源不斷地被輸送至鍋爐。該公司負責人站在鍋爐旁,自豪地介紹:“我們把糠醛廠水解后的廢渣作為鍋爐燃料,一年能消納18萬噸工業廢渣,相當於替代了6.5萬噸標准煤,一年能供工業蒸汽50萬噸呢!”通過固廢循環利用創新,原本需要填埋處理的糠醛渣搖身一變,成為了綠色能源,不僅實現了園區16家用熱企業集中供汽全覆蓋、避免了對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還淘汰了區域內傳統的燃煤鍋爐,成功構建起區域性清潔能源供給體系。
近年來,鶴壁市加快工業綠色轉型步伐,組織涉固廢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上減少固體廢物排放,力爭實現工業固廢零增長。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加快推進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穩妥推進散煤動態清零。在工業固廢處置環節,充分依托鶴淇電廠、同力水泥等企業,同時發揮鶴壁市靜脈產業園的帶動作用,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聚焦資源化利用工業固廢,發揮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效應,提升產業集中度,培育出一批固廢綜合利用骨干企業,打造煤矸石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不斷提升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水平。
源頭發力
推進農業廢物零廢棄
在河南省誼發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沼氣發電站內4台沼氣發電機正在忙碌運轉。“我們通過厭氧發酵技術將畜禽糞污轉化為沼氣。”順著該公司負責人手指的方向,能看到一根根管道有序鋪設。通過建設沼液收集池、沼氣發電站、沼液管網灌溉系統等大型糞污處理設施,該公司實現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公司年均產氣120萬立方米,年均發電190萬千瓦時。”該負責人介紹,公司生產的沼氣還為周邊380戶居民提供生活用氣,沼氣發電也極大縮減了企業用電成本。
在農業固廢處理方面,鶴壁市依法推進農業固廢污染防治,推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等農業固廢回收利用。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集成推廣施肥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截至目前,鶴壁市化肥減量增效“三新”示范面積已達4.7萬畝。推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鶴壁市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4%以上。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養殖場(戶),對糞污處理設施建設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目前,誼發牧業等12家生豬養殖企業,採取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實現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2024年,鶴壁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2.34%,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強化建設
推進生活垃圾零填埋
我們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最終去往何處?在鶴壁市靜脈產業園,筆者找到了答案。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以上,年可接收處理生活垃圾40萬噸,鶴壁市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運行以來,已累計處理生活垃圾146萬噸,完成發電量4.45億千瓦時,實現了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置。
鶴壁市高標准建設以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城市污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為主的鶴壁市靜脈產業園項目。市區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通過市餐廚垃圾和污泥集中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進行處置,兩縣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通過制磚方式進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均為100%。
建成運行一家具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總核准年處理“小九類”產品能力為2985萬台,有效增強鶴壁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能力。依托城發環保能源(鶴壁)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實現鶴壁市生活垃圾收集零填埋。
加強監管
推進危險廢物零風險
在“無廢城市”建設中,鶴壁市始終將危險廢物管理視為關鍵環節,以嚴密舉措實現危險廢物零風險目標,全力守護生態環境安全。
全面排查涉危險廢物企業,梳理鶴壁市所有產生、經營危險廢物的企業情況,規范建立危險廢物單位三類管理清單和管理台賬,推進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
深入開展新污染物環境信息統計調查,為新污染物治理打好基礎。印發《2024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計劃》,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培訓和執法檢查,督促涉危企業在生產、貯存、轉移、處置各個環節守法合規。2024年,鶴壁市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管理評估合格率超90%。
制定涉危險廢物單位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對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和產生單位差異化管理,提升環境監管效能。開展小微企業危廢收集轉運試點,設立2個小微企業危廢集中收集點,推動危廢收集專業化、規模化。提高醫廢應急處置和日處置能力,收集處置率達到100%。
“我們將以《鶴壁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為統領,以實現‘四零’為努力方向,以建立和完善無廢工廠、學校、酒店、商場、社區、鄉村等八大類‘無廢細胞’為載體,探索‘無廢城市’建設鶴壁模式。持續探索建立市場化、多元化激勵機制,不斷健全‘無廢城市’建設體系,提升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推動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同提升。”鶴壁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孫愛國表示。(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鄧萬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