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市鶴山區:抓轉型 促發展 堅定不移走好“工業強區”之路

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鶴壁市鶴山區工業如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3月25日,筆者走進鶴山區部分工業企業,探訪該區堅定不移走好“工業強區”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心和奮進作為。
位於姬家山產業園的鶴壁市賽科化工有限公司二甲基吡啶生產車間內,一整套提升改造后的自動化精餾裝置正在高速運轉,工人們不間斷地對各項設備進行巡查,並實時將巡查結果通過二維碼進行上報,保障車間正常運轉。
“改造后的自動化精餾裝置可以把加熱產生的凝水進行重復循環利用,這樣一來,每生產1噸二甲基吡啶成品就能節約1.5噸蒸汽。”賽科化工一車間助理秦紅兵說,得益於新上項目投產和安全生產、環保設施提升改造等利好因素,今年一季度,賽科化工產值同比增長96%。
“通過節能技術改造,企業可以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推動企業的產品升級,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賽科化工設備部部長常濟昆表示,該公司打造了集成生產控制、安全儀表系統(SIS)、視頻巡檢、生產調度等指揮系統,實現對物流、能源、資產、記錄、異常處理及日常管理的全流程控制。
無獨有偶,集新一代功能樹脂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鶴壁藍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今年春節期間,我們滿負荷生產,產值相較去年同期增長168%,目前還有2000多噸的生產訂單急需交付,工人們正加班加點進行生產。”鶴壁藍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齊雲說。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鶴壁藍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狠抓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血液灌流樹脂產品採用自主研發的“噴射造粒”技術,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成為全國首家規模化生產均粒白球的企業,產品售價比進口產品降低40%,有效保障了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鶴山區商務和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以來,鶴山區聚焦離子交換樹脂、醫藥中間體等6個重點產業鏈,推動產業鏈縱向延伸、橫向擴展,形成“一個產業鏈、一批重點企業、一個產業集群”的發展格局,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超2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7%。下一步,將進一步錨定“工業強區”工作思路不動搖,堅持“一轉帶三化”,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更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更多鶴山力量。(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王鳳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