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絲瓜可致胃黏膜出血 一定要扔掉
絲瓜是我們經常吃的一種蔬菜,口感鮮嫩甘甜、富含多種營養物質,無論是生吃涼拌還是炒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可在網上隨手一搜,就能看到“有苦味的絲瓜有毒”的消息,這是真的嗎?記者就此採訪了鄭州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孫家安。
皂苷是苦絲瓜中主要毒性成分
絲瓜為什麼會有苦味呢?孫家安表示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遺傳因素導致的,如將苦味絲瓜的種子種下去,長出來的絲瓜也是苦的,或是在昆虫授粉的過程中,不帶苦味的絲瓜植株接受了有苦味的絲瓜植株或苦瓜的花粉導致絲瓜發苦。另一種是環境因素導致的,連續的高溫、光照不足、干旱等因素會影響植株正常營養吸收,造成絲瓜味道發苦。
孫家安介紹,苦絲瓜中的主要毒性成分是皂苷,皂苷是一種溶血毒素,對紅細胞有破壞作用,且對消化道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胃黏膜水腫充血和出血。
預防苦味絲瓜中毒,可以將絲瓜削皮后切一塊生的瓜肉,用舌尖舔嘗一下,如有苦味則為有毒絲瓜。如果是炒熟的絲瓜發現有苦味,應該將絲瓜連同鍋內的其他食物一起扔掉。“皂苷毒性還沒有達到‘見血封喉’的程度,炒之前先舔嘗一下,是避免吃苦絲瓜中毒最好的方式。”孫家安說。
此外,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到醫院接受治療,進行相應的對症處理。
日常需警惕這四種食物
孫家安表示,在急診上常見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未炒熟的四季豆、生蠶豆、發芽的馬鈴薯、野生菌等導致的。
未炒熟的四季豆:未炒熟的四季豆含有不止一種有毒物質,如皂素、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等。其中皂素會對消化道黏膜產生較強的刺激,會引起胃腸道局部充血、腫脹及出血性炎症等,亞硝酸鹽和胰蛋白酶也會刺激人體腸胃,使人食物中毒,出現胃腸炎症狀。
生蠶豆:生蠶豆中含有巢菜鹼苷,人吃了之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一般在吃生蠶豆4小時~24小時后發病。
發芽的馬鈴薯:發芽馬鈴薯含有大量龍葵素,每100g中含量可高達430mg,且一般的烹調方法無法破壞這種毒素。發生龍葵素中毒,輕者出現上腹部疼痛,並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重者出現抽搐、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甚至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野生菌:由於蘑菇的形態多種多樣,甚至不同地區或不同生長階段的同一種蘑菇,其形態也不一樣,加上野外,無毒蘑菇往往與有毒蘑菇混生,極易誤採、誤食。據國家疾控中心官網數據顯示,2004年~2018年,我國報告蘑菇中毒826起,致使5088人中毒,死亡1051人,病死率高達20.66%。
孫家安提醒,日常預防食物中毒,還要注意保持廚房環境和餐具的清潔衛生,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及原料,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順序操作處理,肉及家禽在冷凍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調前充分解凍。烹調后的食品應在2小時內食用。妥善貯存食品,生、熟食品分開存放,新鮮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來源: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