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推進教育公平 共享優質教育(譜寫新篇章)

本報記者 丁雅誦
2022年05月05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什麼是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如何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教育向著更高水准的公平,邁出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連續保持在4%以上,優先向農村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遠貧困地區教育發展傾斜,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穩步推進,區域、城鄉、校際差距逐步縮小,高校招生持續向中西部和農村地區傾斜,學生資助制度不斷健全,更多孩子擁有了人生出彩的機會。

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大山深處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總書記指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証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如今,中益鄉小學有可喜的新變化。“娃娃們用上嶄新的塑膠操場,住上能洗熱水澡的宿舍,還實現了網絡教學環境全覆蓋。”校長劉斌說,“我們的孩子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陽光。”

“兩不愁三保障”,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有保障,而控輟保學則是實現目標的重要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多措並舉加大勸返復學力度,制定“一生一案”工作方案精准施策,同時對勸返復學學生進行分類安置,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2021年,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4%,比2012年提高了3.6個百分點,義務教育普及程度超過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脫貧家庭輟學學生自2020年底保持動態清零,歷史性解決了長期存在的輟學問題,全面實現了義務教育有保障。

“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機會”,這是庄嚴的承諾,也是奮進的方向。

——隨遷子女入學不再難。各地積極貫徹落實隨遷子女入學相關政策,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進一步健全以居住証為主要依據的入學辦法,簡化証明材料,降低入學門檻﹔全面實行免試就近入學和“公民同招”,嚴禁收取借讀費、贊助費,發現一起查處一起。2021年,全國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和享受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服務的佔比達到90.9%。

——家門口就有普惠幼兒園。黨的十八大以來,“幼有所育”取得顯著成效,各地以縣為單位制訂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大力發展公辦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同時落實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學前教育投入機制。2021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8.1%,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7.8%,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1.9%。

——殘疾孩子受教育機會大幅增加。按照精准核查、科學評估、分類安置的原則,各地就近就便優先安排適齡殘疾兒童就讀,對重度殘疾、無法到校就讀的殘疾兒童提供送教上門服務。2021年,適齡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95%以上,在此基礎上,全面向學前、高中以上階段兩端延伸,確保各類適齡殘疾兒童“應入盡入”。

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差距,促進教育公平,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在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之后,教育公平實現新跨越,如今正乘勢而上,向著“讓億萬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教育”的願望邁進。

看著紅白相間的新教學樓、標准化的塑膠操場、錯落有致的學生宿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美姑縣洛俄依甘鄉小學校長俄地爾良感慨道:“現在村子裡最美的建筑就是學校。”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先后實施義務教育全面改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工程項目,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建設,99.8%的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基本要求。

“我喜歡班裡的大屏幕,裡面的老師唱歌特別好聽,還有城裡的同學和我們一起上課。”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小學,互聯網課堂深受孩子們喜愛。

目前,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聯網率達100%,未聯網學校實現動態清零,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已將32個省級平台全部接入,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在硬件設施改善的同時,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也不斷加強。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崗計劃”規模不斷擴大,中央財政累計投入779億元,為中西部地區鄉村學校補充103萬名教師,覆蓋中西部地區22個省份的1000多個縣、3萬多所學校。2021年,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啟動實施,每年將為脫貧縣及中西部陸地邊境縣中小學校培養1萬名左右師范生。

均衡發展要改變“鄉村弱”,也要緩解“城鎮擠”。前段時間,遼寧省鞍山市的蔡先生十分高興,原因是家門口的兩所小學合並重組,實行集團化辦學。蔡先生說:“原本兩所學校教育水平有差距,大家都想上好學校,現在進行一體化師資配置和教學管理,人人都能享受優質資源了。”

近年來,教育部門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2021年,全國36個大中城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比例超過99%,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比例降至0.71%,超大班額降至0.01%。“擇校熱”“大班額”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重大任務,目前全國所有縣(市、區)都通過了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驗收,下一步將從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邁進。”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教育精准脫貧,重點幫助貧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一個孩子都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要讓廣大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就要不斷拓寬貧困學生縱向流動的通道,為貧困地區學生創造更為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多虧了好政策,我才能到北京讀大學。”謝非是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的貧困學生,得益於國家實施的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專項計劃,考入中國農業大學。

像謝非一樣受益於“專項招生計劃”的學生還有很多。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單列計劃、單獨錄取等方式,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逐步建立。10年來,專項計劃每年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由2012年的1萬人擴至2021年的12.2萬人,累計錄取學生82萬余人,極大增加了貧困地區學生獲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可能。

職業教育也讓眾多年輕人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在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護士扎西祝瑪照顧著幾位患者,無微不至。“我原本以為自己要放一輩子的羊,沒想到還能繼續學習,甚至有一天能定居成都,成為一名醫院職工。”扎西祝瑪心懷感激。

當前,我國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成為許多家庭的生動寫照。2013年至2020年底,累計有800多萬貧困家庭學生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更多技能改變人生的故事正在發生。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離不開完善的資助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生資助制度不斷健全、資助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幫助數千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完成學業。

“生源地助學貸款解決了學費問題,兩個孩子都能上大學,真是太好了。”辦完貸款手續,河南省鄲城縣虎崗鄉腰劉庄村民申見力長舒一口氣,“入學后還能申請特別資助,還有國家助學金,生活費也不用操心。”

據介紹,目前我國學生資助項目實現了“三個全覆蓋”,即所有學段全覆蓋、公辦民辦學校全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覆蓋,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一項項政策、一組組數據、一張張笑臉,都是教育公平的陽光洒向祖國大地的印記。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體系正在形成,教育發展成果必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鄭州800噸新鮮蔬菜馳援上海
  • 河南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將統一"換裝"
  • 信陽萬畝茶山披綠裝 毛尖採摘正當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