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現代流通體系,河南“十四五”這樣發力!
到2025年,我省現代商貿流通中心和現代供應鏈中心地位初步確立﹔到2035年,現代流通智慧化、標准化、綠色化水平走在全國前列......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我省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目標和任務。
創建現代商貿流通體系
河南省將積極建設現代商貿流通中心,圍繞“千年古都”“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城市名片,突出“文化+旅游+生態”三位一體、深度融合的消費特色,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戰略疊加優勢,積極探索“文化旅游+休閑體驗+創意研發+工業設計+會展博覽”等多業態跨界融合模式,向展貿一體化平台、採購集散分撥中心、消費體驗中心、電商直播基地等現代市場形態轉型,創新發展“物流+貿易+金融”模式。
《規劃》提出,到2025年,力爭集聚培育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商貿流通企業和100個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市場競爭力強的“中華老字號”“河南老字號”。
推動全省縣級以上城市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全覆蓋,有序推進社區商業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布局,進一步擴大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實施范圍,探索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市場採購”模式試點跨省業務合作,完善跨境電商交易、支付、物流、商貿、金融等完整的產業鏈和生態圈。
打造現代供應鏈中心
《規劃》提出,著眼於發揮現代流通業整合資源要素、優化供應流程、提高供應效率作用,構建智能溫控倉儲、冷鏈運輸、加工配送、終端銷售、全程可追溯的“無斷鏈”速凍食品冷鏈物流體系。加快實施“一市一品”項目工程,推進“一縣一品”特色農產品進城項目,打通農產品外銷渠道。
大力發展以流通貿易型為龍頭的農業合作組織,加快推廣“生鮮電子商務+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農產品流通新模式,促進農產品進入大市場、大流通。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通過“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形式,強化農超對接,開展農產品直營直供和網上交易,創新“廠家直供、基地直採”等供應鏈模式,打通農產品流通“大動脈”。
依托“1+N+N”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和“四條絲綢之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鞏固增強國內大循環主體地位,同時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使河南省成為現代供應鏈中心。
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支撐下的現代物流體系
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推動高速鐵路由“米”字形向多中心網絡化發展。加快三洋鐵路建設,穩步推進隴海鐵路三門峽段改遷工程,研究實施焦柳鐵路、洛宜支線鐵路改遷工程,構建“四縱六橫”大能力干線鐵路網。實施高速公路“13445”工程,圍繞主通道關鍵路段、都市圈繁忙路段和沿黃快速通道,推進普通干線公路升級改造。
提升中歐班列多式聯運綜合服務、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多式聯運數據等平台服務功能,創新“卡車航班”運營模式,探索推進“航空+高鐵”聯運發展,豐富“一站式”多式聯運服務產品。發展“冷鏈配送+連鎖零售”“生產基地+電商+冷鏈快遞+智能菜櫃”等新模式,推動供貨、運輸、配送終端無縫銜接,形成“干線運輸+神經末梢”的冷鏈共同配送網絡。
推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高速鐵路物流雲平台系統建設,促進高速鐵路物流行業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到2025年,初步形成安全暢通、綠色經濟、智能高效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通航總裡程達到2000公裡。
提升現代流通金融服務能力和信用支撐能力
豐富供應鏈金融產品,力爭培育1—2個全國性供應鏈金融企業(平台)。運用科技手段建立完善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體系,提高銀行、証券公司、期貨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金融服務類機構應用國際規則能力,強化流通企業跨國經營保障。歸集市場監管、稅務、海關、交通運輸等領域流通信用信息,完善數據庫,支持信用服務機構、大數據企業依法採集、整理、存儲、加工市場主體在流通領域活動中的信用信息。
引導專業機構建設第三方平台追溯體系,以大數據為支撐實現市場主體精准“信用畫像”,降低金融機構信貸風險,提升優質企業與投資機構、金融機構信息匹配精准度。綜合運用“雙隨機、一公開”等方式實施日常監管,通過“信用+追溯+監測管理”等方式,對流通企業進行分級分類,開展市場星級評定、“紅黑榜”發布和誠信商戶評選,全面提高市場規范化管理水平。同時,還將強化省市征信協同,通過數據資源的有效互通,將征信平台打造成為河南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防范區域金融風險,有效促進河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走在前列。
加強現代流通體系的打造,深入推進“互聯網+流通”,優化“一網通辦”、“一窗辦成”業務流程,深化流通領域“証照分離”改革,加快解決“准入不准營”問題,是河南省打造現代流通強省的創新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下一步,河南省將按照《規劃》的要求和部署逐步實現現代流通體系的完善構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