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河南!怎麼看?沿著黃河,一路走一路看。 看黃河大壩、小浪底樞紐,看黃河文化、太極文化,看國家濕地公園,看灘區脫貧新貌…… 9月3日至9月7日,人民網、新華網等10多家中央新聞網站,及河南日報客戶端、大河網等數家省內媒體記者,將前往三門峽、洛陽、焦作、鄭州、開封、新鄉、濮陽等黃河流經的地方 ,聚焦黃河生態保護、黃河沿岸城鄉生態環境、居民生活質量、社會經濟發展,看黃河沿岸今昔巨變。一路美景,將及時在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發出,你足不出戶也能瀏覽大美河南 。 此次活動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辦,由河南省委網信辦、河南黃河河務局承辦。
三門峽水利樞紐素有“萬裡黃河第一壩”之稱,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也是充滿智慧的華夏兒女給母親河最直 接的一個“擁抱”。 位於中條山和崤山之間的三門峽地勢險要,穿“人門”“神門”“鬼門”而過。三門峽以西是渭河、洛河匯合處,兩水交匯后向東流到風陵渡入黃河。此段黃河入河南之后水流急、流 量大,在舊時常常泛濫成災。在水利專家看來,這些“不安分”因素也為建造大壩提供了條件。 【詳細】
近日,“壯美黃河行”全國網絡媒體採訪團一行來到河南省孟津縣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採訪,感受沿黃“候鳥棲息天堂”之美。 1995年,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河南孟津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5000公頃,其中核心區4500公頃,緩沖區3500公頃,實驗區7000公頃,以保護水禽及其濕地生態環境為主,建成 以來對涵養水土、調節小流域氣候成效顯著。 “環境好不好,看鳥就知道。候鳥和人不一樣,鳥兒們是來回飛的,哪的環境好,它就飛到哪。鳥類的數種量可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黃河濕地孟津管理局局長孟科峰告訴記者。 【詳細】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的嘉應觀,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記述治黃史的廟觀,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內涵豐富,是黃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嘉應觀,又稱黃河龍王廟,建筑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模宏大,是清朝雍正皇帝為治理黃河水患、御祭龍王、封賞治河功臣而建造的行宮、廟觀。 【詳細】
近日,“壯美黃河行”全國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河南鄭州“模型黃河”試驗基地,領略科技治黃的非凡風採。 據介紹,1992年,黃科院在鄭州市北郊征地400畝,建立了大型黃河模型試驗基地。從1992年開始,先后投資建成多座試驗技術先進的大型試驗廳,其中包括小浪底至陶城鋪的黃河下游 河道模型廳、小浪底水庫模型廳、三門峽水庫模型廳、水土流失試驗廳等。二十六年來,在治黃使命感召下,黃科院人潛心研究,默默奉獻,把“模型黃河”試驗基地打造成集科研、宣傳 和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多元化中心,成為一個了解黃河、認知黃河客觀規律的百寶箱。【詳細】
七朝都會,八大古都,北方水城獨秀。漫漫歷史長河中,開封與黃河一起演繹了無數恩怨糾葛,從沒有哪一座城市的命運能像開封這樣與水息息相關。開封與黃河的較量,輝煌過,落寞過,但始終散發著勃勃生機。勤勞智慧的開封人民不畏艱辛,屢次就地重建,描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美麗畫卷。【詳細】
黃河流經新鄉市封丘縣56公裡,在該縣黃河左岸、黃河大堤以南、貫孟堤以北形成了241平方公裡的黃河灘區帶。多年以來,黃河滯洪、沉沙的特點,嚴重威脅著灘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此外,灘區內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公共配套服務落后,產業結構原始單一,制約著灘區社會經濟發展。 為了尋找灘區發展的出路,破解灘區發展瓶頸,從2012年開始,封丘縣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推進黃河灘區搬遷的路子。 【詳細】
地處土地瘠薄的黃河灘區,如何突破地域條件限制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做大之后如何保証讓農民得到實惠,脫貧致富?河南濮陽市濮陽縣梨園鄉,通過引入匯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農戶+金融”的產業模式,發展肉羊養殖業,帶動了一方群眾穩定脫貧,增收致富,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梨園鄉位於濮陽縣城東南35公裡處,東靠黃河,西臨採油四廠。黃河大堤自南向北貫穿全境,把全鄉自然分割成背河、灘區兩部分,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和耕地處在黃河灘區。【詳細】
陳家溝:享譽世界的“太極拳”發源地
稻田地裡的“外來戶”
濃縮萬裡黃河“精華”
走進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黃河大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