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博士“把脉”企业难题 平顶山市石龙区产业升级有了“最强大脑” 

2025年04月03日16:35 |
小字号

4月2日上午,走进平顶山市石龙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慧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宋巍博士正和团队成员围着一台精密仪器,反复调试胆红素提纯参数。他们的工作服上还沾着试剂痕迹,但眼神专注——这已经是本周的第N次工艺优化实验了。

“以前我们的胆红素纯度卡在90%左右,重金属残留问题更是头疼。”慧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汉生说,“博士团队来了后,不仅找到了‘病根’,还开出了‘药方’。”经过两个月的攻关,宋巍团队成功将产品纯度提升至98%以上,重金属残留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今年以来,石龙区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推出“博士基层服务行”活动,11名博士带着团队走进企业,把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搬到生产线上。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博士解题,三方协同的创新模式让技术转化跑出“加速度”。

在河南栩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吴懿波博士团队正忙着优化固废处理工艺。“过去废渣只能填埋,现在通过技术升级,不仅能无害化处理,还能提取高附加值材料。”企业负责人焦俊杰兴奋地说。而在东方碳素,王培博士团队研发的高端特种石墨材料,让这家传统企业成功切入高端新材料赛道。

博士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技术突破,更激活了企业的创新基因。慧鑫源在博士团队助力下,成功申报两项省级科创平台,年销售收入增长超2000万元;栩源环保的固废处理技术已申请多项专利;东方碳素的高端特种石墨项目已获得拥有9项发明专利权、131项实用新型专利权,两项省级科研成果。

“博士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石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桃叶介绍,目前该区已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搭建统一的产学研信息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对接博士,针对企业技术壁垒的关键点和突破口,点对点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同时通过设立博士工作站、博士创新研学基地等方式,让高端人才和企业深度绑定,真正实现“带技术来、带成果走、带产业兴”。

如今,在石龙区的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科技等领域,博士团队的身影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的智慧正从实验室流向生产线,从论文数据变成真金白银的产值。而这场以创新为纽带的“联姻”,也让石龙区的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博士们不仅是技术顾问,更是产业发展的‘合伙人’。”平顶山东方碳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鹏笑着说,“现在我们的研发团队也跟着博士学了不少‘新招’,以后就算他们撤了,我们也能自己‘造血’。”(来源:平顶山石龙区委宣传部 作者:闫增旗)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百年首次!36片甲骨回安阳“探亲”
  • 南阳:让千年药香飘向世界
  • 跟记者体验一场麦田里的国家非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