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春运路上的钢轨女“医生”
太焦铁路是电煤和冬煤运输大通道,春运期间每天有70多对运载电煤的火车驶过。2021年8月,张悦、胡帆、刘倩囡、陈丽洁4名女大学生来到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月山工务段工作,她们一起实习,一起考取执机证,组成探伤小组。今年,4名年轻女探伤工迎来独立作业的首个春运。
早上7点半,大山里寒风刺骨。4名钢轨女“医生”已经来到太焦铁路K374+300处,她们要在90分钟里给3000米长的钢轨做“B超”。“我们的工作是用超声波钢轨探伤仪对钢轨进行伤损探查,就像医生给病人做B超一样,及时发现钢轨存在的‘疾病’,下发‘诊断书’。只不过,医生看到的是画面,我们看的是波形。”张悦说。
寒冷的冬季,是钢轨最容易出问题的季节。太焦铁路运输繁忙,加之山区铁路坡道大,曲线半径小,钢轨损伤发展加速,如果“病灶”不能及时被发现,就会影响火车的安全。作业中,班长郭长英反复提示着:“天气冷,一定要仔细检查。”
探伤工这份工作对于女生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工作后,张悦和小伙伴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抬探伤仪。“一台探伤仪重100斤,我们每天抬着仪器上下铁道,手磨出了泡,腿也不知道被碰青了多少次。每次作业,都要推着仪器走三到四公里,一个月下来,能走90多公里。”
户外作业,日复一日,无畏寒暑,辛苦且枯燥。在大山里,最大的不方便就是“方便”。开工后,上厕所十分不便,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张悦她们从头天晚上到第二天干完活基本不喝水。
最具挑战的还要数给钢轨“把脉问诊”。张悦她们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焦柳、新焦、太焦铁路90公里的线路,以及9个站场353条股道540组道岔,这其中有18公里铁路在山里。原本是每月给钢轨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到春运期间变成了两次。春运大幕开启后,无论刮风下雪,她们每天四五点就起床,抬着两台百斤重的探伤仪,在数千米的钢轨中查找以毫米为单位的缺陷,稍有遗漏就会造成安全事故。
推着仪器在轨道上走,除了探讨业务,这些平时活泼爱笑的女孩们基本不交流,耳朵听着仪器的报警声,眼睛盯着显示屏上的波形,遇到仪器发出异常声音,便撤回仪器反复验看。
“担心说话分神,漏掉隐患。”平日大大咧咧的刘倩囡说,有时候忘记了脚下,没少摔跤。“人摔了没事儿,可不能摔着仪器。”
今年春运,是4名钢轨女“医生”独立作业的首个春运。虽远离家乡,但看着一列列铁龙穿山越隧,从铁路上安全驶过,她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为回家的人们保驾护航,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张悦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