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粮总产量全国第一 总产和单产再创新高

人民网郑州7月20日电(记者王玉兴)记者今天上午从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全省43个国家调查县、345个调查样本村的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8525.64万亩,其中小麦面积8523.68万亩,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夏粮单产447.25公斤/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小麦单产447.31公斤/亩,比上年增长0.4%;夏粮总产量762.61亿斤,同比增长0.3%,其中,小麦总产量762.54亿斤,同比增长0.3%。
夏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总产量和单产再创新高,河南再次稳稳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去年,由于全省多地遭受了暴雨及洪涝灾害,对部分地区的夏粮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相关要求,努力克服小麦播期延迟,前期苗情偏弱等不利因素,狠抓农田管理,促进苗情向好转化。
河南各级政府坚持党政同责稳面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应对连阴雨、做好秋冬播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迅速行动,广泛动员,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秋冬播应种尽种,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针对全省1000余万亩小麦晚播,各级政府积极指导种植户和农户落实“四补”措施,提高播种质量。
由于麦播底墒普遍充足,加之冬前冬季温度偏高,小麦实现安全越冬,基本保证了苗全、苗齐、苗匀。
全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田间管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苗情转化。把全省1900万亩三类弱苗细化到乡到村,并第一时间下达2.67亿元促弱转壮资金,分阶段、分区域、分类型精准施策。返青期组织动员农民及早趁墒追肥,气温回升后开展化学除草,拔节期追施拔节肥,并根据墒情浇好拔节水,防止局部干旱。小麦孕穗期,以豫北、豫东为重点,指导提前浇水防冻。
4月底,苗情已基本接近常年水平,一二类苗占比已超九成,奠定了夏粮丰产基础。其中一类苗比例为72.7%,二类苗比例为18.5%,三类苗比例为8.8%。
各级政府加大病虫害防控力度,实现了统防统治全覆盖。省财政1月份提前下达1亿元资金,支持豫南地区赤霉病统防统治。省市县三级财政累计落实资金5.5亿元,支持开展赤霉病、条锈病统防统治。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投入专业化喷防组织1845个,全省累计防治各种病虫害面积2.76亿亩次,基本实现应治尽治、应防尽防。积极开展“一喷三防”,促进籽粒灌浆,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全面落实“一喷三防”政策的通知》,将4.06亿元“一喷三防”资金下达到县,累计喷防面积达到1.1亿亩次,实现全覆盖。
冬前河南大部气温偏高,越冬期普遍推迟。热量足、墒情好,对小麦冬前分蘖、补偿晚播小麦生长和形成壮苗越冬较为有利。返青至抽穗期光热充足,墒情适宜,小麦苗情转化升级迅速。特别是灌浆期,气候条件(天气)总体有利,未出现极端高温或干热风天气,小麦灌浆强度增加,灌浆时间延长,籽粒灌浆充分,保证了单位面积产量的稳定提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