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河南邓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2022年05月13日15:35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亩穗数43.5万,穗粒数37.4粒,千粒重44.1克,八五折后亩产609.8公斤。”日前,在河南省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智慧农业示范区的麦田内,当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冀洪策报出第一次预产数据时,刘飞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刘飞是邓州市荣粮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去年种地的时候基础不行,下连阴雨。受墒情影响,小麦种的是晚茬。我们依托市农技中心和植保站的专家,有了问题及时请教,专家们也经常到田间地头进行指导。”

“全市现有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2名,高级农艺师40多名,在全省县级市首屈一指。各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0多人,培育农业技术骨干1000多人,农业示范户2万多户。”冀洪策告诉记者,“农技人员经常到田间地头进行苗情、虫情、墒情等调查,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护措施。小麦平均亩产900多斤,粮食生产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在65%以上。”

作为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多年来,邓州市紧绷粮食安全弦,扛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保有耕地25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17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8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69万亩,粮食年总产140万吨,连年获得国家超级产粮大县荣誉称号,2021年又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市)三个国家级、省级试点。

“有了高标准农田,旱能浇、涝能排,机耕路通到地头,全程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王丽是邓州市国裕金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更是邓州市十林镇闻名的种粮大户。她说,目前她在周边一共流转10000多亩耕地,其中有1500多亩处在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因为这里的基础设施完善,合作社节省了农业生产成本,产量高了,品质优了,效益也好了,合作社从事粮食生产的干劲倍增,信心十足。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该市最大的优势。邓州市拥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引丹灌区132万亩,占当地耕地面积的52%。利用这一优势,该市在持续开展“空心村”“大棚房”整治,守牢耕地“红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推进全域渠灌、全域三产融合、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牢粮食生产能力“红线”。“十三五”期间,该市耕地由244万亩增加到25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149万亩增加到169万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冀洪策介绍,该市加强种业创新引领,自主选育了一批优秀农作物新品种。目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农作物品种1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品种5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1个,是河南省审定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最多的县级市之一。该市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创建的国家杂交小麦产业化基地,是国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

该市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扶持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性服务组织,支持培育好“耕地托管”“产加销一体”等业态,拉长产业链条,把深加工产业链留在乡村,建设18公里的“迎宾线”、30公里的“邓十线”两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带。2020年,该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全域地表水置换、全域三产融合、全域自流灌溉、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邓州市委书记、市长邓俊峰说。(邓州市委宣传部 王中献供稿)

(责编:于思远、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郑州800吨新鲜蔬菜驰援上海
  • 河南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将统一"换装"
  • 信阳万亩茶山披绿装 毛尖采摘正当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