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中医】童言童语说中医
肚脐有哪些奥秘?

大人们说“学中医要从娃娃抓起”,可他们不知道,娃娃们天生就有自己探索中医的能力!
娃娃洗完澡,好奇地摸着自己的肚脐。妈妈说:“宝贝,不能抠小肚脐哦!”娃娃问:“肚脐是干什么的呢?”
肚脐是干什么的呢?几乎每个孩子小时候都问过这个问题。
肚脐确实是我们身体上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当我们还是胎儿住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们的肚脐上连着脐带,把我们和妈妈的身体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能够获得养分而长大。当我们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肚脐就成了一个身体上的“遗迹”。
可别小看了这个“遗迹”,肚脐可以说是我们身体上最薄弱的环节,是距离内脏最近的地方,是各种“邪气”最容易入侵人体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能够帮助我们的身体驱赶疾病的地方。
肚脐本身就是一个穴位。中医学上称它为“神阙穴”,又叫脐中、命蒂、气合、环谷、维会、生门,该穴位最早记录在中医古籍《针灸甲乙经》中。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神气;阙,原意为门楼、牌楼。“神阙”意指神气通行的门户。
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由于部位的特殊性,神阙穴一般不用针刺,多用艾灸。近年来也有医生把药物制成可以敷贴的药丸,做成脐贴,用来治疗一些虚寒性疾病。年老或体虚者经常艾灸神阙穴能够起到很好的温阳保健作用。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肚脐,不要因为觉得好奇或者好玩儿用手去抠,以免造成破损和感染;不要穿露脐装,以免风寒湿邪趁虚而入。
在肚脐上做艾灸是一种常用的保健手法,特别是符合节气的艾灸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但是方法虽好,也要用得正确。
小孩子体质稚阴稚阳,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用艾灸时要特别注意辨清体质。虚寒体质的孩子艾灸可以强壮身体,但如果本身不怕冷、活力充沛的孩子贸然使用艾灸,则有可能使体内热气聚集,生火生热,反而更容易生病。
大人们在使用艾灸时也要注意,保健类的艾灸不宜在晚上进行,否则容易影响睡眠;也不宜在阴雨天进行,以免外界的寒气和湿气趁毛孔开张的机会入侵身体。
艾灸时,“度”的把握也很重要,以局部温暖为度,并不是越热越好,所以千万不要追求“烤肉”的感觉;时间上也要长短得当,一般15~20分钟即可。
文中部分小知识来自中医启蒙童书《爷爷的“烟斗”》,原著:书小言、涂末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供稿 作者:书小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