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爱心妈妈用爱点燃女童希望

2021年11月10日16:04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我过的最开心的一天。”11月3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妇联、市中级法院举行的“佑未来 护成长”结对帮扶活动中,家住郏县安良镇随继父生活的薛佳祺在微心愿本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缺少母亲情感上的呵护,缺乏对思想认识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和帮助,容易因生活困难、家庭监护缺位或监护困难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解决这些女童的学习生活成长问题,值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平顶山市,有这样一群人——“爱心妈妈”,她们以实际行动为女童撑起了一片蓝天。“爱心妈妈”是平顶山市妇联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女童关爱服务作为为党委政府分忧,进一步有效防范和严厉打击对女童不法侵害,切实保障女童合法权益,为妇女儿童解难的重要措施。

2021年6月,平顶山市妇联携手市委政法委,针对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女性,特别是因生活困难、家庭监护缺位或监护困难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女童,联合启动“佑未来 护成长”专项活动,旨在凝聚司法机关、群团组织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合力,建立完善女童保护“宣传教育、摸排建档、4+1工作”机制,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一体化的女童社会保护工作格局,促进女童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关爱保护女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女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

为确保“佑未来 护成长”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建立完善了三项机制。一是宣传教育机制。市妇联以家庭教育为平台,依托女童保护志愿者讲师团队,广泛开展优秀家庭教育理念、女童保护知识的宣传,让依法保护女童的理念深入人心。把预防性侵、虐待、欺凌、遗弃、拐卖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向在校、在园以及未入园女童及其监护人普及相关知识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浓厚的依法保护、真情关爱女童的良好氛围。二是摸排建档机制。村(社区)妇联对辖区内因生活困难、家庭监护缺位或监护困难遭受或可能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女童进行摸排,重点对农村、山区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进行调查摸底,逐一进行登记,村(社区)建立家庭情况登记台账,做到不漏1人,不掉1户。通过网格员日常排查、重点走访、各部门专项排查、共享信息等方式,了解掌握家庭底数,建立档案,并进行动态更新。三是“4+1”联动机制。由各级政法委牵头,妇联、教育、卫健委、民政及各政法部门定期通报日常工作中摸排掌握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女童信息。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等密切接触女童的行业及从业人员中,进一步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对在工作中发现的女童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形,立即向公安、检察等部门报案或举报。建立起以村(社区)妇联主席、“一村一警”、班主任、“爱心妈妈”和需重点关注女童构成的“4+1”关怀女童日常工作格局,及时消除女童身边的潜在威胁,帮助其健康顺利成长。

10月底以来,市妇联分别在鲁山县、郏县举行“佑未来 护成长”结对帮扶活动,84位“爱心妈妈”与66名受助女童结成对子。活动为“爱心妈妈”颁发聘书和感谢信,为受助女童赠送羽绒服、毛衣、蛋糕、爱心包等物品。“爱心妈妈”与孩子们建立长期“情感链接”,提供心理赋能、精神关爱,为她们撑起权益保护伞,真正让她们时刻感到心有所爱、身有所护、难有人帮。

目前,全市共排查困难女童家庭235户,招募的爱心妈妈已与235名女童全部结对,关爱帮扶活动将持续进行。不管你是企业家,是单位职员,还是普通的家庭妇女,只要你们心中有一份大爱,愿意承担一个共同的身份——“爱心妈妈”,请积极与市妇联或当地妇联联系,这些女童的世界将因你们的善举变得更加温暖和美好。(平顶山市委宣传部 刘培艳 孟丽)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防疫中的七夕
  • 河南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已送达
  • 点赞暴雨中的橙色身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