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载史册 乡村振兴谱新篇
——鹤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结对帮扶显成效 强化组织展新貌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地基固则大厦坚。
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鹤壁市健全“选育管用调”机制,创新实施“头雁回归创业”计划,同时将具有发展优势的脱贫村作为联系点加强指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咱们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协调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省乡村振兴局规划财务处党支部与鹤壁市淇县灵山街道大石岩村进行结对帮扶,帮扶人员深入残疾人就业扶贫车间,慰问部分脱贫群众,了解“两不愁三保障”及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支部共建活动,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针对近期极端天气对鹤壁市脱贫群众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市乡村振兴局第一时间深入14个乡镇了解脱贫群众、扶贫项目受灾情况,并制定了《鹤壁市加强受灾群众帮扶防止因灾返贫二十五条政策措施》,要求全系统帮扶干部,在最短时间内摸清受灾基本情况,积极拓宽就业增收渠道,迅速恢复受损产业项目,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兜底作用。
,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和饮用水安全,动员多方力量强化组织保障,与群众携手共渡难关。
与此同时,鹤壁市在紧抓产业、就业、消费、金融扶贫项目,促进困难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不断强化资金项目管理、干部作风建设、返贫预警监测帮扶、风险防范化解,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使鹤壁市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特殊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更加坚实,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成效初步显现。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新介绍:“今后,我们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深入总结经验做法,大力实施‘16545’工程,抓好产业发展、注重政策落实、积极对接项目,保障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产业兴旺促发展 群众收获幸福感
2020年我鹤壁市脱贫攻坚工作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当前鹤壁市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把乡村振兴作为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推进“五个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乡村振兴现实基础综合排名、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全省第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为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鹤壁市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鹤壁市2019年投资755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2020年投资1.86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1.9万亩;2021年投资1.9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2.6万亩,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淇县被确定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估试点。3年来,鹤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杨洁介绍。
今年,鹤壁市小麦平均亩产517.5公斤,较上年增加0.5%;总产69.9万吨,较上年增加0.85%,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同步增长。全市农业人均产粮、人均旱涝保收田、人均肉蛋奶产量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
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与乡村产业科科长冯博介绍:“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鹤壁市重点开展企业提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9家,省级产业化集群达到11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
同时,鹤壁市积极开发农业新业态,扎实推进大运河、太行山、淇河沿岸乡村旅游、古村落保护等工作,淇县灵山街道凉水泉村“灵泉妙境”以“旅行社+景区+传统村落+扶贫”的模式被列为全国乡村民宿十大发展模式,淇滨区上峪乡桑园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