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小網格”連起“萬家心” 網格化繪就善治新圖景

“我腿腳不便,以前每月一次的高齡補貼認証可難了。現在不愁了,網格員趙夢雨一到時候就上門來,拿著手機很快就弄好了。”7月4日,郟縣廣闊天地鄉邱庄村獨居老人霍雲感慨道。
今年以來,廣闊天地鄉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網格化管理為突破口,充分激發治理潛能,切實把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作為“重要大事”來抓,繪就“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情在網中融”的基層高效能治理新圖景。
該鄉科學劃分基礎網格和微網格,確保每個院落、每條巷道、每片田地都有明確的“格”來管、有專門的“員”來服務。“以前有點啥事,也不知道該找誰,跑鄉裡路遠不說,還不一定能找對人。現在好了,網格劃得清清楚楚,家門口就有牌,上面貼著網格員的電話和微信,有事隨喊隨到。”7月4日,邱庄村村民李水雲指著自家門口的網格聯系牌,話語裡滿是安心。如今,像趙夢雨這樣的專職網格員該鄉共有282個,他們是移動“活地圖”,對網格內的人、房、地、事、物了然於心,成為群眾身邊可觸、可感、可信賴的依靠。
搭好“連心橋”助糾紛化解駛向“快車道”。“為宅基地邊界那點事,我跟老張別扭了好幾年,以前見面都尷尬。網格員邱佔杰得知后,把我們叫到了佔杰調解室,講道理、說鄉情,俺兩家各退一步,疙瘩總算解開了。”當天,在邱庄村,村民老趙的話道出了群眾對網格調解的認可。目前,廣闊天地鄉除了佔杰調解室、“說理堂”,還有“網格線上群”等平台,村民心中看似難解的“死疙瘩”在這裡通過推心置腹的交流即可慢慢解開,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鄰裡更和諧”。
小網格繪就“同心圓”。“以前村裡搞衛生,喊破嗓子也來不了幾個人。現在不一樣了,網格員在群裡一發倡議,網格裡的幾戶人家和老黨員、退休老師都主動報名。大家一起動手清理房前屋后、溝渠河道,邊干邊聊,鄰裡關系熱乎了,環境也變好了。”當天,吳堂村舉行周五例行衛生大掃除,參與環境整治的村民小組長吳建軍說起了網格議事帶來的變化,“網格員帶好頭,大家共同遵守村規民約,參與移風易俗、文化活動,現在村裡打牌的少了,紅白事大操大辦的少了,勤儉節約的多了,風氣越來越好。”隨著鄉賢能人、熱心村民、老黨員等多元力量參與,網格正成為激發群眾自治活力的強磁場。
“小網格,大能量;小單元,大作為。我們將繼續深耕網格沃土,推動網格與基層黨建、民生服務、鄉村振興等工作深度融合,不斷提升治理精細化水平,為群眾創造更加和諧、幸福的生活環境。”廣闊天地鄉黨委書記張沛說。(來源:郟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張鴻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