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平頂山高新區:讓政務服務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2025年07月02日15:18 |
小字號

實現工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60%以上﹔推動765項高頻事項“免証辦”“全程網辦”﹔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開設“銀齡服務專窗”……平頂山高新區通過統籌改革引領與數字賦能雙輪驅動,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服務體系,實現辦事流程從“碎片化”到“系統化”的質變,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躍升,讓政務服務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

改革內核:“五個最”的服務范式重構

高新區通過整合服務渠道、創新辦理模式、強化數字支撐、拓展服務場景、夯實工作基礎五項關鍵舉措,構建起覆蓋事前咨詢、事中辦理、事后反饋的全鏈條服務生態,將政務服務嵌入基層治理單元,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讓企業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務,真正實現“服務觸手可及”。

在制度創新層面,高新區推出“負面清單+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組合拳。編制《政務服務負面事項清單》,明確可容缺辦理事項范圍﹔建立信用承諾制,對信用良好企業允許先辦后補材料﹔創新“並聯審批+聯合驗收”模式,將原本分散在12個部門的審批環節整合為“一窗受理、聯合踏勘、同步審批”,實現工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60%以上。

改革實踐:多維攻堅見實效

改革攻堅,首在頂層設計。高新區將“高效辦成一件事”列為年度重點工作,通過召開部門聯席會議,明確各牽頭單位“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責任化落實”的工作機制。

在審批制度改革層面,建立“聯審聯辦”工作機制,以“多部門會診”模式對復雜事項進行聯合評審,變“單兵作戰”為“協同攻堅”,將原本分散的審批環節整合為“一次會議、一套方案、一窗辦結”的閉環流程,有效避免了政策沖突與重復審批,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保姆式”服務的精准與貼心。

作為改革“神經末梢”,平頂山高新區立足企業群眾需求,精准承接市級事項23項,並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創新推出3項特色服務,形成26項區級“高效辦成一件事”。同時,深入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我陪群眾走流程”等體驗活動,通過部門負責人親身體驗辦事全流程,推動政務服務從“部門邏輯”向“用戶邏輯”轉變。今年以來共辦理相關事項3200余件。

數字基建:筑牢政務服務根基

依托政務數據共享平台,高新區打通71個部門的數據壁壘,實現453類政務數據實時交換與共享,推動765項高頻事項“免証辦”“全程網辦”。同時,優化人工預審通道,由專業人員對企業提交的材料進行細致校驗,將材料補正率降低至10%以下。

在政務服務場景創新上,高新區推出“碼上辦”特色服務。企業和群眾隻需掃描專屬二維碼,即可獲取866項定制化政務服務辦事指南。針對工程建設項目,推行“現場踏勘+線上會審”模式,審批效率提升70%﹔在稅務服務領域,優化“電子退稅”流程,實現增值稅留抵退稅申請、審核、到賬全鏈條人工跟進,確保資金及時到賬。

服務升級:彰顯為民服務溫度

在營商環境優化上,推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套餐”。從企業設立、建設投產到經營發展、轉型升級,安排專屬服務專員全程跟蹤,提供政策咨詢、審批代辦、融資對接等“保姆式”服務。建立企業訴求分級響應機制,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實行“台賬管理、限時辦結、滿意度回訪”,確保企業訴求得到及時妥善解決。

開展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政務服務體驗官”活動,邀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企業代表、社區群眾參與辦事流程體檢。針對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開設“銀齡服務專窗”,配備老花鏡、急救箱等設施,安排工作人員提供“一對一”幫辦代辦服務。

“‘高效辦成一件事’,既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平頂山高新區將始終堅守‘人民滿意’這一最高標准,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敢為人先’的銳氣拓展服務創新邊界,以‘久久為功’的定力夯實改革基層基礎,繼續聚焦企業群眾的‘急難愁盼’,在流程優化上再突破、在數字賦能上再升級、在服務供給上再精准,讓政務服務真正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增進民生福祉的‘暖心工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政務服務新動能。”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來源:平頂山高新區管委會 作者:石艷蕾)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