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河南禹州:逐“綠”前行 擦亮生態底色

2025年06月25日16:30 |
小字號

在許昌禹州煙區,隨處可見翠綠的嫩葉隨風搖曳,千畝煙田描繪著美好未來的畫卷,當地煙農暢談著綠色生產帶來的紅利。

近年來,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凝聚綠色生產共識,守住綠色發展底色,始終將生態友好、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煙葉生產全過程,集成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全面構建綠色防控體系,讓“綠色”成為全市烤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

筑牢“綠色生產基”

清晨,薄霧剛剛散去,小呂煙葉工作站技術員黃佔陽便帶上蚜繭蜂來到煙地裡開始了一天的放蜂工作。“前幾年只要氣溫回升,煙田裡的蚜虫就會增多,自從田間來了‘護煙使者’,不僅蚜虫看不到了,病虫害防治成本節約不少,農藥使用頻率也大幅降低。”小呂鎮五虎趙村煙農趙軍政笑著說道。

圖為煙葉技術員正在放蜂。黃珂攝

黃佔陽表示,蚜繭蜂投放是綠色生物防控手段之一,利用“以蚜還蚜”的防治理念,蚜繭蜂將卵產在蚜虫體內,通過消耗蚜虫體內營養物質完成自身生長發育,並使蚜虫僵化,達到防治蚜虫的目的。可以有效降低煙葉病虫害發生,減少農藥施用量,節省了勞動力,提升了煙葉品質,種煙效益也會隨之增加。

2025年,禹州市推廣煙蚜繭蜂防治蚜虫1.46萬畝,是煙葉生長綠色防控的“主力軍”。同時,推廣“性誘殺虫”綠色防控7409畝。

扯緊“綠色防控網”

面對前期旱情誘發的病虫害隱患,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秉持“預防為先、綜合施策”的原則,構建起多元化綠色防治體系,為煙田筑起綠色防控網。

在監測預警環節,煙葉技術員每日穿梭田間,仔細觀察葉片斑點,檢查葉背虫跡,詢問煙農觀察記錄,憑借豐富經驗精准識別病虫害種類,一旦發現蚜虫、花葉病等隱患,迅速啟動防治預案,將病虫害扼殺在萌芽狀態。

“今年移栽后天氣升溫較快,煙苗高溫暴晒就容易害病生虫。為了提早預防,我們前期向煙農發放生物菌劑,通過灌根的方法改善根系周圍微生物環境,增強煙苗的抗病性。”杜庄煙站技術員鄭偉軍說道。

“我們堅持‘以菌治病,以虫治虫’‘物理防治為輔助、化學防治為補充’的理念向煙農提供技術指導並免費供應綠色防控物資。同時在煙田周邊安裝性誘捕器,在50畝以上連片煙田裡利用無人機開展飛防,編織成一張綠色防控的大網,確保煙葉病虫害治理見實效”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生產收購服務部負責人說道。

挖掘“綠色致富經”

煙糧復合種植是近幾年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響應國家局“以煙穩糧、以煙促糧”工作要求,積極探索實施的一種種植模式,

“這兩年一直採用煙糧復合種植模式,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煙葉產量和品質效果都比較好,還能收一季小麥,租地成本也都能顧住。”禹州市小呂鎮柴庄村煙農馬金明說道。

對此,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煙葉分管領導介紹,“煙糧復合種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改善土壤生態條件,帶動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助力推動鄉村振興。”

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精心制定產業布局規劃,加速推進“烤煙+N”煙葉種植模式,在原有植煙土壤基礎上種上了小麥、紅薯、大麥等農作物,積極構建以煙穩糧、以煙促糧、和諧發展的種植體系,努力探索助農增收“新機制”,力求實現煙葉生產、糧食安全、生態協調發展。

綠色,是美好鄉村的底色和“保護色”﹔堅持綠色發展、守護綠水青山,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選擇,也是煙草人的初心使命。下一步,禹州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不斷擴大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范圍,構建煙葉全程綠色生產鏈,以“綠”為底、逐“綠”前行,不斷擦亮煙區生態底色,繪就煙葉發展綠色畫卷。(來源:許昌市煙草公司禹州分公司 作者:黃珂)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