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鶴壁市淇濱區:“點線面體”多維發力 學習教育見行見效

2025年07月02日14:53 |
小字號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鶴壁市淇濱區將作風建設與營商環境優化深度融合,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以企業需求為風向標,以問題整改為突破口,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政務服務提質、產業生態提效、要素保障提速,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企業的生動實踐。

點上微光,30公裡的“跑腿革命”

“多虧了‘就近辦’服務,讓我們少跑了30公裡!”說起去年的辦照經歷,鶴壁某商貿企業負責人張先生感慨不已。企業因經營發展需要,急於辦理營業變更登記,但是張先生當時在浚縣無法及時趕到淇濱區,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撥打了淇濱區政務服務中心市場監管窗口熱線,說明了企業的實際困難,沒想到工作人員告知在鶴壁市任何縣區均可領取執照,張先生在提交申請后到浚縣市監窗口直接領取了變更后的執照,避免了30公裡的奔波。這只是淇濱區“暖心行動”的一個縮影……

這不是偶然。在淇濱區政務服務中心的后台,一組數字正隨著AI語音回訪系統跳動:

14.9萬次智能問候裡,藏著“一號回訪”系統的革新密碼。當機器人用標准普通話問“您對本次服務滿意嗎”,屏幕上實時刷新的100%整改滿意率像極了給政務服務裝上的“電子體溫計”。“24小時自助服務”專區與“遠程指導線上辦”“AI智能回訪”等服務矩陣,讓企業設立、變更等32項高頻服務化作“就近辦”惠企利民實效,累計為企業減少跑動超6000次。

線上串珠,從“路燈沒亮”到“鏈上開花”

龍芯中科負責人常指著產業園門口的路燈講起“三周年故事”:2022年項目落地時,園區夜裡黑得能看見星星,如今40多家上下游企業的貨車每天在路燈下穿梭,芯片從生產線到隔壁封裝廠步行就能對接。政府給的不只是土地,當他們說“需要高校合作”,政府就立即牽線,促使企業與高校成立聯合實驗室。如今,該企業帶動30余家配套企業集聚﹔河南天章衛星要建火箭零部件中心,500畝土地和聯合實驗室的批文像變魔術般到位。

政策“引線”串起的不只是企業。10億元產業引導基金像根銀針,串起商業航天產業鏈的“珠子”:河南天章衛星帶動30家配套企業扎堆,龍芯中科的“芯片朋友圈”越來越大。

面上織網,7天貸來2000萬元“及時雨”

“小劉比我還懂公司缺錢!”河南航天宏圖的財務總監翻著賬本,總想起今年年初的那場“融資快跑”。服務管家劉鵬聯合區科技局帶著金融機構上門對接,終於在第7天,2000萬元科技貸款及時到達公司賬上。而在某物流企業,法務經理至今仍存著調解文書的照片——500萬元合同糾紛,從打電話到拿到調解書隻用了15天。“以前得跑半年的官司,現在喝杯茶的工夫就辦妥了。”該法務經理說。

這張覆蓋企業全周期的服務網,針腳密得能接住每滴“政策雨水”。今年年初以來,423名服務專員1700余次走訪記下的180余個問題,85%在一線就打了勾﹔“政策直通車”開進企業時,讓減稅降費、創業補貼等“真金白銀”精准流入企業賬戶。當服務管家們的微信頭像在深夜依然亮著,企業漸漸習慣了“有事兒找服務專員,沒事不打擾”的舒適距離。

體上協同,簽約台上的“時間魔法”

在簽約儀式上,鈉壹啟停電源的負責人愣住了,才剛剛簽約營業執照就擺在眼前。這背后是多部門“聯動會戰”的結果:發展改革部門牽頭開協調會時,商務、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帶著表格現場辦公,“容缺受理”讓非關鍵材料“先上車后補票”,14個半導體項目在這樣的“魔法速度”下,把總投資46億元的藍圖變成了工地轟鳴。

更神奇的是展廳裡的電子屏,127項技術合作像星星閃爍,那是“產學研用”聯合體牽線的成果,遙感衛星工程研究中心等90余家科研平台已如繁星落子,全省首批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正與這些創新光點相映成輝。今年年初以來,幫助489家企業獲得貸款21.38億元,這股金融“活水”正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航淇衛星互聯產業基金、聯創產業投資基金等5支產業基金化身全周期“金融管家”,從種子期到成熟期全程護航。

以作風小切口推動發展大變革

淇濱區以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契機,將“學查改”貫穿營商環境優化全過程,以企業需求為原點,以政策要素為紐帶,以生態覆蓋為網絡,以要素協同為支撐,將“點”的精准、“線”的延伸、“面”的覆蓋、“體”的協同融入服務網絡。如今,423名服務專員的腳步丈量著企業需求,86名“護航員”的身影活躍在清障一線,21名“項目長”的堅守見証著項目落地,這些以作風建設為底色的實踐正成為淇濱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來源:鶴壁淇濱區委宣傳部 作者魏藍)

(責編:黃莎、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