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鎮平:智慧城管小切口 服務群眾大文章

悠悠涅水畔,玉都煥新顏。行走在鎮平街頭,智慧路燈自動調光節能增效,網格員手持終端精准採集城市“脈動”,市民輕點手機便能參與城市治理“急難愁盼”……這座豫西南小城,正以智慧城管“小切口”,書寫著服務群眾的“大文章”。
黨建領航 鍛造智慧治理硬核引擎
“城市治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鎮平縣將黨建引領作為智慧城管的“定盤星”。縣委、縣政府成立以縣長為召集人的智慧城管工作專班,制定《數字政府建設方案(2022-2025)》,構建“一委一辦一平台”三位一體推進機制。縣委書記艾進德指出:“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提高縣城治理水平,從而讓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在黨建引領下,鎮平創新“1+N”黨建聯盟模式,黨員示范崗、城管馬路黨支部扎根一線,推動佔道經營、店外經營等問題處置效率提升35%。通過“五星”支部創建與網格化治理深度融合,9946名網格員活躍在6931個五級網格中,累計解決基層事項1.4萬件,辦結率達99.5%。黨建“紅色引擎”與數字“藍色動能”交相輝映,繪就了城市治理的鮮明底色。
智慧賦能 構建全域感知治理網絡
“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鎮平以科技重塑城市治理格局。建成“1+3+N”智慧城市體系:1個智慧大腦總台統領全局,數據平台、應用平台、物聯平台三擎驅動,智慧城管、智慧停車、智慧渣土、智慧交通、智慧應急等多個場景落地生根。運管服平台整合燃氣、供水等8類生命線數據,風險預警准確率達95%,初步實現“一屏覽全縣、一網治全城、一鍵解民憂”。
在G207鐵路橋,智能調光系統讓路燈亮度提升60%,年節省電費3萬余元﹔在背街小巷,數字採集員持續識別佔道經營、車輛違停等城市亂象並上傳終端閉環處置,案件處置周期縮短至2小時。2024年智慧城管平台受理案件5.6萬件,結案率98.3%,群眾滿意度達96%。數據的“鐵腳板”踏遍城市角落,科技的“千裡眼”守護萬家燈火,鎮平用數字孿生技術讓城市治理“看得見、管得了、治得好”。
全民共治 激活城市治理源頭活水
“人民城市人民管”,鎮平深諳群眾參與是智慧治理的源頭活水。鎮平城市管理局創新推出“玉鄉城事我來辦”小程序,市民“隨手拍”上傳問題,30分鐘內響應處置﹔聘請10名城市管理社會監督員,建立“您留言、我來辦”獎勵機制,全年收到市民建議3800余條,研判處理3700余條。在府前街線纜整治中,200余名市民主動參與“城市啄木鳥”行動,拆除廢棄燈帶8600米,整形修剪行道樹100多棵,讓城市“天際線”重歸清朗。
鎮平女子城管中隊更成為溫情治理的亮麗名片。她們以“微笑執法”激活一池春水,化解660余處管理頑疾,在護學崗、高峰崗中展現柔性力量,常態化開展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商場、進工地、進公共服務場所等活動,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從“管理對象”到“治理主體”,25萬鎮平縣城居民正攜手編織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網。
站在新起點,鎮平智慧城管再啟征程。2025年,運管服平台將深度融入城市生命線工程,打通燃氣、供水、橋梁監測數據壁壘﹔開展背街小巷百日攻堅,以“三色預警”“五步閉環”機制破解積案難題﹔創新12345工作法,讓數字紅利滲透縣城每個角落。“以數字城管升級為突破口,推動城市治理從經驗判斷向數據決策轉變,從被動處置向主動服務轉型,更好地服務人民、方便群眾。”鎮平縣城市管理局局長丁楷如是說。(來源:鎮平縣委宣傳部 作者:胡少佳 仵曉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