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創新“政銀擔” 助推鄉村振興

為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潢川縣積極創新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不斷提升融資擔保服務能力,全力破解農業融資難貴慢問題,賦能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為鞏固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重大決策部署提供金融支持。
創新體制機制。潢川縣統籌部門資源,建立聯動機制,集中精力抓工作落實,確保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任務落實落細、見底見效,著力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貸款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探索“政銀擔”合作新模式。
傳統的擔保貸款由融資擔保機構承擔100%責任,一旦發生不良貸款,擔保公司將背負巨大的代償責任,易陷入惡性循環。新型政銀擔服務體系,則通過政府部門、銀行、擔保機構多方按一定比例分擔風險,為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開辟一條通道。
新型“政銀擔”合作機制則由政府、銀行、農擔公司按照4:2:4的比例共同分擔擔保貸款風險責任。政府為融資提供信用背書,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引導更多的金融資源服務小微“三農”等市場主體發展﹔擔保機構的風險比例下降,融資擔保服務能力大大提高﹔銀行納入風險體系,引入銀行在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把控,有效降低了總體風險。
創新擔保產品。河南農擔公司豫南第一辦事處創新推出“優質水稻擔”“生豬擔”“肉牛擔”等產業服務方案,為重點客群搭建了專屬評價信用體系,從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在審批上建立“綠色通道”、資金安排上優先保障、利率定價上落實政策傾斜。截至目前已為潢川縣金利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潢川豫川糧業有限公司、河南豆米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提供了優質高效的貸款服務,有效提高了農業企業獲貸率。
此外,在傳統渠道郵儲銀行、農行、中行、網商銀行的基礎上,農擔公司與建行聯合打造了“豫建農擔貸”產品,並在縣域落地27戶、623萬元,合作途徑通暢,形成了客戶選擇多、形式多樣化、利率期限自由度高、客戶群體互補性高的新模式。
創新服務理念。暢通經濟“毛細血管”,踐行普惠金融,是新型政銀擔合作體系的使命。潢川縣金融服務中心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堅守普惠金融理念和融資增信職能定位,把服務小微企業、“三農”作為主責主業。
為落實2021年1月22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發揮農業信貸擔保作用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21〕5號)文件,潢川縣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責任共擔、風險共管”原則,構建新型“政銀擔”合作模式,切實解決金融機構不敢貸的顧慮,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提供融資支持。
在積極優化融資擔保服務的同時,潢川縣創新建立常態化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機制,政、銀、擔、企四方協調聯動,持續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同時深入鄉村、企業開展調研,為企業問診把脈、答疑解惑,加快緩解融資困難,幫助融資與“融智”“融制”相結合,提升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及時性、前瞻性,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一季度以來,縣域新型“政銀擔”業務快速上量,截至目前“政銀擔”在保業務規模放大財政資金比例達20倍以上,財政資金支農放大作用明顯。截至2023年3月31日,累計支持縣域內農業生產經營主體1761戶33466萬元,其中新型“政銀擔”業務768戶31039萬元﹔在保業務1097戶11246萬元,其中新型“政銀擔”在保207筆余額8212萬元﹔2023年一季度縣域新增發生133戶3520萬元,其中新增新型“政銀擔”業務77戶3375.7萬元。
隨著“十四五”開局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推進,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頒布實施,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成了財政撬動信貸資本投放、服務鄉村振興的主要手段之一。潢川縣金融服務中心將按照省市縣各級決策部署,引導河南農擔公司豫南第一辦事處立足政策性功能定位,結合縣區實際進一步大膽探索,創新農擔產品,擴大農擔范圍,提升農擔工作水平,防范農擔風險,助力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潢川縣委宣傳部 劉力娜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