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掏耳易致真菌感染

不少人有“掏耳朵”的習慣,並不是耳朵裡有多少耳屎,而是喜歡那種酥酥麻麻的感覺。但是,經常掏耳朵會大大增加耳朵感染真菌的概率,如果耳朵越掏越痒,就要特別注意,你的耳朵可能感染了“腳氣”。
頻繁掏耳朵致真菌感染
李先生在每次洗澡后,都會習慣性地掏掏耳朵。進入夏季以來,他幾乎每天都會沖澡,因而掏耳朵也特別頻繁。但近來,李先生雙耳紅腫,奇痒無比,聽力也受到影響。情急之下,李先生趕緊來到鄭州頤和醫院耳鼻喉科。
無獨有偶,小王從事銷售工作,平常為了減輕壓力,就經常到洗腳店洗腳、採耳。可一周前,小王的左耳開始瘙痒,“掏的時候舒服一點,停下來后卻瘙痒難忍,隻能反復掏耳,現在已經流膿了”。無奈之下,小王也來到鄭州頤和醫院求診。
經耳內窺鏡檢查,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於聖立告訴他們,他們的耳朵都生了“腳氣”,這令李先生和小王大吃一驚。於聖立解釋,其實這是由於真菌感染導致的真菌性外耳道炎,“腳氣”同樣是由真菌引起的,所以才戲稱耳朵生了“腳氣”。
真菌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感染真菌之后,導致大量菌絲在外耳道生長的一種疾病,有時可合並細菌感染,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外耳道不適,耳痒,耳悶,有灼熱疼痛感,嚴重時可影響聽力,影響日常生活。
過度掏耳不利於耳朵健康
真菌是怎麼感染外耳道的呢?正常人外耳道處於略偏酸性的環境,如果耳內進水,並且耳道長期處於潮濕狀態,有利於真菌滋生。
過度自行掏耳刺激外耳道﹔中耳炎流出的膿液長期浸泡﹔外耳道分泌物堆積﹔全身疾病,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不潔採耳史,如多人共用挖耳勺、街邊洗腳店採耳、使用器械消毒不嚴格等都可能引起或加重外耳道感染。
耳部出現不適症狀后,要及時到正規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明確診斷后,借助專業儀器對耳部進行清理,規范、連續地局部用藥治療。
不過需要注意,真菌性外耳道炎較頑固、易復發。患者應定期、及時到耳鼻咽喉科門診上藥治療,定期復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外耳道清潔干燥,避免進污水﹔改掉不良掏耳習慣,不用金屬挖耳勺等硬物掏耳﹔飲食清淡、勿飲酒。(來源: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