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助萬企如虎再添翼 信陽市積極推進“萬人助萬企”活動

“媽媽別走,媽媽別走……”又到了春節后紛紛離鄉返城的日子,和親人離別的一幕幕,多少不舍,多少牽挂……
日前,由信陽市息縣融媒體中心制作的一則招工宣傳片《息縣老鄉們 為了孩子請留在家鄉就業吧》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目前息縣產業集聚區已入駐企業84家,各類企業將提供就業崗位3000余個,月平均工資可達到3500元以上……”與此同時,息縣縣政府副縣長劉創通過另一則視頻向廣大市民發出號召。
這兩段視頻,一方面,展示了當地政府為留下本土人才作出的努力。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地在助力本地企業發展,解決用工難題方面下足了功夫。
自“萬人助萬企”活動號角吹響以來,信陽市全市上下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奏響了一曲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壯歌。
部署早行動快 確保活動落地見效
2021年7月5日,“萬人助萬企”活動信陽市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在百花之聲召開,動員全市上下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策部署上來,採取務實有力的行動舉措,確保“萬人助萬企”活動在信陽落地見效。
一時間,助企之聲響徹豫南大地。
7月20日,信陽市平橋區委書記李靈敏深入南園調研重點項目建設,並召開“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會,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重大決策部署,咬定發展第一要務,樹牢項目為王意識,強化精准高效服務,不斷培育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奮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速。
7月21日,息縣縣委書記汪明君率隊帶領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深入宏升、豫道等9家企業開展調研活動,並召開“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會,信陽市“萬人助萬企”第六工作組組長鄒忠韜出席會議,該縣領導林長、張生日、王家才、霍昱廷、王勇、楊成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調研。
7月24日,商城縣委書記胡培剛,代縣長魯新建一行來到該縣輕工業園區,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契機,傾聽企業心聲,了解企業建設發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並召開座談會,為企業發展解決難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信陽35位市級干部率先垂范包聯51家企業和21個項目,市級層面抽調工作人員141名,成立了活動統籌和問題解決2個專班和11個工作組,工作組聯系服務全市347家企業和233個重點項目﹔縣級層面抽調工作人員5224名,成立了52個專班和120個工作組,共包聯3627家企業和546個項目。全市實現了“四上企業”和省市重點項目服務全覆蓋。
看項目、進車間,聽需求、問發展……寒來暑往,成千上萬名助企干部用腳步丈量責任,用實干詮釋擔當,在面對企業“卡脖子”“攔路虎”問題時,妙招新招頻出,樹起了響當當的助企招牌。
解難題辦實事 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2月8日一大早,楊雲等浉河轄區的企業負責人就接到了“特殊”的拜年電話。
“您好,我是浉河區的工作人員。給您拜年啦……按照區裡要求,我們機關干部包聯轄區企業,為企業破解發展難題,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按照文件要求來講,我們就是來給企業當好‘店小二’‘服務員’的……為了今后聯系順暢,我們加個微信吧,互相留下聯系方式吧……”
“謝謝你們,謝謝浉河區,有困難,我們一定會找你們的。”
一番對話下來,企業負責人對浉河區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有了全新的了解,這種“一對一”的服務模式已經在浉河城鄉形成慣性。
除了“一對一”服務模式,羅山縣的“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工作推進模式也備受企業負責人好評。
為抓好抓實“萬人助萬企”活動,羅山縣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工作推進模式,實現工作項目化、項目流程化、流程清單化,著力幫助企業或項目解決實際問題。
首席服務官能現場解決的現場幫助解決,服務工作組能就地解決的就地解決,需縣級及以上層面解決的,服務工作組形成問題清單逐條加以研究,提出解決意見建議,真正為企業發展紓困解難,服務企業抓機遇謀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店小二’思想,落實‘13710’工作制度,把‘萬人助萬企’活動作為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為推動羅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良好開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該縣縣委書記周哲表示。
用真情出實招,為企業紓困解難,確保企業的問題事事有著落、件件有結果,是廣大助企干部的心聲。
據悉,截至2021年12月31日,信陽“萬人助萬企”活動共收集問題7030個,累計解決問題6737個,問題解決率95.8%,進一步推動當地釋放存量潛能、激活發展動能,為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積蓄了后勁。
激活力添動力 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目前,平台內金融機構累計成功對接融資需求482筆,解決企業資金需求10.66億元。‘信易貸’平台的惠及面不斷拓寬,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2月11日上午,在固始縣行政會議中心召開的“營商環境看固始”新聞發布會上,固始縣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李育茹向記者介紹道。
發布會后,記者一行來到位於固始縣產業集聚區的大江紡織園,園內一幅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當前,縣產業集聚區有力有序推進各項重點項目和企業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該縣產業集聚區黨工委副書記、副主任盧化冰說。
“我們企業在正常運營時感覺不到縣委政府的存在,遇到困難時,縣委政府卻無處不在。固始縣委政府對‘助企’和‘駐企’工作的高度重視,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河南省大江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蔣信華說。
在良好的助企惠企環境下,受益的不僅僅是某一個企業。
位於新縣的信陽煒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內,身處窗明幾淨的工作車間,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2021年年初,該企業順利落地新縣,但隨著企業產業規模的日益擴大,訂單量不斷增加,公司“招工難、缺人才”等問題逐步顯現。
“縣裡通過深入調研了解到企業發展困境后,以最快速度幫助我們解決了‘用工’難題,為企業發展插上了‘翅膀’。”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鵬笑著說道。
不單單如此,為解決大唐信服、煒盛電子等企業上百名員工上下班交通出行不便等難題,新縣專門開通了公交專線,安排5輛城市公交車專門提供“門到門、點到點”式上下班接送服務,有效解決了企業員工通勤難題。
1月21日,夢百合家紡生產基地河南晨瑞家居紡織有限公司喬遷儀式在淮濱臨港國際服裝城舉行。200多名員工及公司管理人員共同參會,這標志著夢百合家紡生產基地河南晨瑞家居紡織有限公司正式入駐淮濱臨港國際服裝城。
作為來淮濱縣投資發展的首家上市公司,夢百合之所以選擇最終落地在淮濱臨港國際服裝城,不僅僅因為淮濱具備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基礎,臨港服裝城設計科學、工程質量有保障,更是因為河南省委省政府對服裝產業的重視、省服裝協會的大力推動及淮濱縣委縣政府打造的一流營商環境。
“萬人助萬企”活動在信陽廣泛開展后,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活動中受益,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信陽,企業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發展信心與日俱增。
優環境促提升 繪就美好信陽藍圖
新的一年,信陽各地繼續以“萬人助萬企”活動為契機,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戰略性基礎工程,對標先進,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按照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要求,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我們探索推行了產業集聚區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的改革舉措,研究制定了《光山縣工業項目拿地即開工實施細則》。”日前,在光山縣組織召開的產業集聚區分布式能源發電站項目“拿地即開工”並聯審批會上,該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丁文生介紹道。
該縣堅持“能服務的提前辦,有承諾的直接批,可簡化的不保留”總原則,對那些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且不會產生嚴重影響的審批事項,通過企業書面承諾職能部門並聯審批的方式,實現“拿地即開工”。
2月10日上午,潢川法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培訓會,對優化營商環境中訴服指標進行培訓交流,對審判質效、應用質效進行評析,實現雙促雙提升。
會上,立案庭庭長肖艷茹就智慧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及提升訴訟服務中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網上閱卷、訴訟保全等事項開展培訓,針對該院在優化營商環境立案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問題進行詳細講解、指導。
一項項舉措的推出,促進了一個個問題的解決,背后則是一個個項目的順利推進,是一家家企業的順暢發展。
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不僅是一次提振信心、溫暖人心、堅定決心的專項行動,也是一項興產業、強實體、提品質、增實效的戰略舉措,更是一場檢驗干部作風,踐行躬身入局、履責於行、崇尚實干、狠抓落實的生動實踐。
舊歲已展千重錦,新年再進百尺竿。“強化三項服務,在營商環境上突破。政務提速,便民提效,利企提質。”作為信陽市“1335”工作布局中第二個“3”的主要內容,營商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萬人助萬企”活動的穩步推進也為“美好生活看信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大象新聞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周程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