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随机”“六不知” 公平阳光“看得见”
河南省全面启用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本报讯(记者 宋敏)2月11日,记者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了解到,我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已全面启用,该系统与省综合评标专家库、省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服务平台、20个省市级(含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的交易系统对接联通,形成全省远程异地评标“一盘棋”。
2024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工程建设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配套制定《河南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操作指南》《河南省远程异地评标应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推动全省远程异地评标流程环节和服务模式相统一。
“我省开展的远程异地评标模式,以制度规范、顶层设计为引领,以平台系统为支撑,以场所设施升级为保障,标志着我省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作为河南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积极探索,该调度系统的上线运行,通过深化规则、技术、数据融合,构建了“1+20”远程异地评标新格局,实现全省市级以上交易平台评标场所、机位、专家统一自动调度,推动全省优质专家资源、场所资源跨区域高效共享。目前,我省纳入调度系统的远程评标机位有200余个,每日最高可支持30个项目同时开展远程异地评标。
“评标开始前,我们不知道专家在何地评审,专家和副场交易中心不知道评何项目,评标期间,主、副场专家仅通过线上交流。”河南省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向东说。以2月10日该工程一评标项目为例,直到所有专家进场完毕,主场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才得知,系统随机抽取的副场分别在许昌、新乡和南阳市的交易中心。
这种评标资源分配模式,也可概括为“三随机”(副场随机抽取、专家随机抽取、评标机位随机确定),“六不知”(评标前主场不知副场信息、专家信息,副场不知主场信息、项目信息,专家不知主场信息、项目信息)。
参与此次评标的专家对这一评标方式高度认可。他们认为,这一系统有效解决了地域属性的评标专家数量不足、专家分布及专业类型不均衡等问题;破解了传统异地评标专家抽取成本高,副场专家不能自动识别进场的问题;评标监管工作由线下分散转变为线上全流程覆盖,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隔离,有力遏制“人情评标”“专家勾连”等人为因素对评标活动的干扰,增强了评标的透明度和专业性,为创建更加公平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项目实施主体来说,“谁能够胜出,凭借的是技术实力、方案优劣、报价合理性等客观因素,我们也因此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最优质的合作伙伴,保障项目尽早落地,高质量完成。”作为竞争主体,一家企业表示,“这一模式让大家都能在更‘阳光’的环境下竞争,为广大经营主体公平中标增加更多机会。”
自去年11月26日该调度系统试运行以来,截至今年2月10日,我省共通过系统调度实施远程异地评标项目20个,涉及金额16.0296亿元,调度场地79场次。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四高四争先’,贯彻落实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精神,做好省市协同配合,推动全省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营造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努力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