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俺村有条“幸福河”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春节过后,张巍巍登上村头黄河护堤坝,巡查。这是他当选村委后的固定工作。脚下,8个去年新加固的垛坝,日夜守护黄河安澜。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汜水镇南屯村,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因吕布在此屯粮而得名。
空中俯瞰,黄河穿村而走,把南屯一分两岸。南岸1600多亩高标准农田,一望无际;北岸4000亩滩地种植中药材,丰收在望。村里人常自豪地说:“俺村有条河,她的名字叫黄河。”
1989年出生的张巍巍常听村里老人讲,过去村里处处是沟壑,靠天吃饭,近一半粮食绝收,随着国家治黄兴黄,才逐渐摆脱贫困。这几年,他亲眼见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下,村子迎来快速发展。
南屯村村貌。人民网 霍亚平摄
“现在俺村,人人是股东,家家拿分红。”张巍巍说,村集体盘活1300亩沟壑,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统一流转滩地。村民入股拿分红,平均每亩人均收益900—1000元。
拿地干啥?发展高效农业。村里引进5家公司,建设高标准数字农田,成立种植家庭农场,搞规模种植。大豆亩产约630斤,谷子亩产达1000斤。其中,南屯“秋香泽”小米品牌被收录至全国名特优农产品目录。
春节期间,村民张志宝迎来了一件喜事。
“新年新气象,过年搬新家。”张志宝兴奋地向记者介绍,“5个卧室,3个卫生间和1个书房,每间屋子都铺了地暖。”崭新的两层小洋楼,洁净明亮,入户墙上雕刻着一个大大的福字。走进厨房,抽油烟机、一体式燃气灶、壁挂炉,一应俱全。
这“豪宅”,得多少钱?“算上装修一共花了40多万元。”张志宝和爱人在村办企业上班,这几年俩人手里攒了点钱。“回村上班不比打工挣得少,俺两口每月一万多,还能照顾家,心稳下来了。”
临近中午,村头的宇明阀门厂,车间内机器轰鸣。
“去年厂里盖了新车间,增加了全自动生产线设备,环境更好,工作更轻松了。”今年,张志宝还当上了安全阀车间主任助理,喜事连连。
“农民都变工人了,还能领退休金。”村支书张志强介绍,南屯村村办集体如今年销售额达2.2亿元,村里500多户2383人,80%以上在厂里工作,人均年纯收入3.48万元,工龄满15年就能领取退休金。
午后孩子们在村里玩耍。人民网 霍亚平摄
昔日“南岸古道饮马”,今成“屯里画中人家”。
午后暖阳,69岁的程淑玲,正在院子里收拾花草。“俺妞让我回城里过年,我不愿意。黄河就在俺村口,推门是景,开窗见绿,门口就有菜园子,啥菜都有。”
门外,一排排庭院错落有致,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在平坦整洁的马路上骑车穿过。
张志强说,“依托黄河文化,村里计划打造文旅产业,形成黄河环线。今年准备加快推进黄河窑洞民宿、农耕文化展示、游客服务中心、乡村会客厅等项目建设。”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张巍巍感慨,“每天看着黄河从家门口穿过,见证着村子的变化,袅袅炊烟,安居乐业,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