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优化“软环境” 提升“硬实力” 推动营商环境更优更好

近年来,鹤壁市山城区委区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打造“六最”营商环境为抓手,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强化企业服务,千方百计解痛点、纾堵点、攻难点,努力建设审批更快、流程更简、监管更准、服务更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体制建设更趋完善
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一线推动。成立以区委书记为主任的区委营商环境建设委员会和以区委副书记为指挥长的山城区创建全市营商环境示范区指挥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判,并开展营商环境专题调研,面对面听取企业家反映的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耐心纾忧解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月分析季考核机制。印发《山城区营商环境2023年行动计划》,编制《山城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对22项考核指标实行清单化管理,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明确责任部门,实行月度分析和季度、年度考核评价,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推进、逐项落实。
稳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去年以来,山城区率先在全市推行审批登记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专区升级为综合窗口,将企业开办和更多行政审批业务有效结合起来,涉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所有事项都在窗口“一窗通办”,实现一窗收件、按责转办、一窗出件的闭环办理。截止目前,“企业开办”服务专区新设立企业652户,免费刻制印章2608枚,为企业节省资金约34.5万元;同时,根据不同许可类型,行政审批时限分别压缩了5至10个工作日。
建专窗,促服务
建成“办不成事”反映专窗,提供快捷反映渠道;针对办事人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严格按照受理、研判、交办、办结、回访、总结、归档的工作流程,提供沟通协调、兜底服务,让正常合理的政务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截至目前,为群众解决诉求13件,提供咨询引导服务1920件次。
三牌同揭助力多元化解
山城区工会和区法院联合设立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山城区工会会同区人社局、区法院联合设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共同化解企业和职工因劳动争议引发的各种纠纷,第一时间、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维护企业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了主动想企业职工之所想、急企业职工之所急,为企业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探索“零工+”就业服务模式和一站式多元调诉模式
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零工市场,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智化服务平台。打造城镇一刻钟(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让社区群众在十五分钟内即可获得岗位推介服务、技能培训服务、职业指导服务、创业贷款服务和职工维权服务;成立全市首个“诉调对接工作室”,“人社+工会+法院+检察院”多元化解案件,有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诉前。受理案件96起,为850余名劳动者追讨780余万工资和其他劳动纠纷。
构建税费争议协同处理新模式
以“枫桥经验”为基础,山城区建成了全市首家“公职律师涉税争议咨询调解中心”和“税费服务调度中心”,采取“岗位调整集中”的模式,减少业务流转耗时,纵横联动为各项税费政策落地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已将“发票票种核定”等233项的网厅高频业务纳入网上业务集中处理范围,上线以来,累计处理业务845笔。同时,区税务局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意见落实,精心打造了“鹤小淇帮办”服务品牌,减少80%传统面对面沟通时间,并在全省税务系统大会上做典型发言。
打出招商“组合拳”
山城区创新“云招商”模式,紧盯在谈项目,利用微信建立了9个云招商重点项目社区群,线上对接洽谈,线下代办手续,为项目建设抢时间、赶进度。为继续保持优势,山城区画出了具体的路线图一一围绕主导产业,专班推进项目谋划,加大云招商活动力度,深入开展云招商双月会战行动,确保招商引资不断档。用好招商引资周调度工作机制,围绕经济运行重点工作,坚持一周一碰头、一周一研判,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首季开门红活动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49亿元,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26亿元。
助企服务提质效
持续开展“五位一体解难题”活动,服务管家在协助企业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解难点、纾痛点、打堵点。截至目前,我区服务管家走访企业418次,协助企业解决融资、招工、资格申报等问题50个。开展“五位一体”服务专员调整工作。同时,服务企业增至278家,为其配备179名服务管家,达到规上企业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山城区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稳”“开门红”,要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夯实“硬基础”。(鹤壁市山城区委宣传部 张莹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