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河南: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辛静
2022年06月12日09:46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河南省太康县清集镇清集村麦田里,村民正在进行秸秆打捆作业。王慧星摄

昔日被废弃的秸秆,如今在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却成了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6月9日,在太康县清集镇麦收现场,巨大的秸秆拢草机和打捆机正在收割完毕的麦田隆隆作响,金黄色的麦秸被拢到田间后,后来的打捆机将它们“吸”入囊中,旋转、压缩、捆绑,不出一分钟,一捆长方形草墩就被“吐”了出来。一辆辆四轮车紧随其后,对捆绑好的秸秆进行装车。

“老赵,这是你家的小麦秸秆钱。”太康县清集镇清集村东头的一块麦田里,贾国庆驾驶着一台秸秆打捆机,不到一个小时就把赵四学家的5亩小麦秸秆全部打捆装车。临走,他掏出200多元钱塞给了赵四学。

贾国庆是清集镇东贾村一名养牛大户,目前喂养肉牛200多头。为给肉牛储存冬季草料,今年麦收前夕,他提前与周边村庄数百家农户按照每亩40元钱的标准,签订了5000多亩小麦秸秆回收协议。

今年5月底,随着小麦成熟收割,贾国庆开始忙碌起来。他每天带领工人加班加点,对签订农户的小麦秸秆全力进行打捆清运,10多天就收购秸秆10余吨。“有了这些秸秆,今年冬天,俺这几百头肉牛的‘饭食’就不用发愁喽。”望着一捆捆已经装车的秸秆,贾国庆脸上露出笑容。

和贾国庆同样高兴的还有村民赵四学。以前,小麦收割后,他不是把秸秆堆积到地头的沟内,就是一把火点了。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空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自从秸秆回收后,赵四学便解了心头难题。“光俺这5亩秸秆,一年就可增收200元。”赵四学笑声爽朗。

据了解,清集镇每年小麦种植面积达8.7万亩。“每年小麦收割后,粉碎的秸秆大量残留在地里,秸秆如何处理成了县、镇、村干部最头疼的事情。”太康县副县长、清集镇党委书记葛涛说。

如何使秸秆变“废”为“宝”?近年来,清集镇党委政府积极优化和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引导全镇村民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产业。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该镇牛羊养殖户快速发展起来。

据统计,目前清集镇牛羊养殖户已有近30户,牛年存栏3651头,羊年存栏26340只。“以牛为例,按照每头牛每天消耗秸秆18斤来算,3651头牛每天就得消耗32.8吨,一年就是近1.2万吨啊。”清集镇畜牧站一名负责人说。

秸秆能换钱增加收入,村民们从此不再焚烧秸秆。而秸秆被养殖户回收加工成草料喂牛羊,不但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牛羊产生的粪便上到地里,又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一时间,小麦秸秆成了清集镇村民的“香饽饽”。“没想到,废弃的秸秆也能卖钱,现在谁还舍得烧啊?”赵四学说。

“今年‘三夏’,清集镇共有4万亩麦田实施了秸秆打捆作业,预计打捆秸秆100多吨。按照每亩小麦秸秆销售40元计算,仅秸秆一项就为全镇村民增加收入160多万元,为全镇牛羊养殖户节省喂养成本600多万元。”葛涛介绍,太康县清集镇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让曾是破坏空气质量的一大污染源,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郑州800吨新鲜蔬菜驰援上海
  • 河南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将统一"换装"
  • 信阳万亩茶山披绿装 毛尖采摘正当时
返回顶部